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帅琴  刘韬 《地质实验室》1996,12(4):206-210
利用新设计的流动注射液-液萃取分相器,研究了液-液在线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r和Cr的实验条件、流路参数和操作程序。拟定的新方法用于武汉东湖不同区域水样中铬的测定,检出限为2.2ng/ml。  相似文献   
2.
3.
顺序提取法探讨沉积物中主量元素在不同相态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Tessier以及欧共体标准局BCR等前人顺序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一套改进的顺序提取法对海洋沉积物以及一些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的主量元素进行逐步提取。利用ICP—AES、ICP—MS方法分析了各提取液中Ti、A1、Na、Mg、K、Ca、P、Fe、Mn的含量以及它们在不同相态的分配特征,同时,进一步探讨了酸去除沉积物中非陆源组分的效果,结果显示,最后经盐酸淋滤后的样品,沉积物中的生物、自生组分已经被溶解,而残留下来的剩余物质基本上可代表海洋沉积物的陆源碎屑组分。  相似文献   
4.
铅是一种具有累积性的有害元素,是海洋监测调查中沉积物介质的必测元素之一,常用测定方法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1],前两种方法灵敏度较低,测定时一般需要预富集,操作较繁琐;后一种方法虽然灵敏度高,但仪器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高.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由于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且线性范围宽,在铅的分析中日益被重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许多作者研究了直接测定海水及天然水中钼的方法,其中催化动力学法灵敏度高,适合于海水中痕量钼的测定Fuge(1970)和方肇伦(1983)等发展了钼的催化光度法并用于天然水中钼的分析。本文选用M_o-H_2O_2-KI-演粉催化体系,以因子设计和单纯形化法研究了测定海水中痕量钼的各种条件,本法检出限可满足  相似文献   
6.
Palygorskite is a typical indicator mineral of the arid and strong evaporation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of palygorskite in loess-red clay sequences may act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leoenvironment and paleoclimate. In this paper,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s on the red clay-loess-paleosol of the Renjiapo profile at Lingtai, Gansu Province indicate that palygorskite occurs widely in red clay sequences formed before 3.6 Ma, but no occurrence has been found in eolian sediments since 3.2 Ma.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alygorskite show that it is an autogenic mineral formed during pedogenesis, and transformed from iilite-montmorilionite under the pore water action. In the Lingtai profile, the disappearance horizon of palygorskite is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increasing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ust flux and depositional 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palygorskite in the profile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val of around 3.6 Ma was an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the East Asian paleomonsoon, when changes took place in the East Asia paleoclimate pattern, i.e. a high-frequency strong fluctuation alternative evo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palygorskite is a key indicator mineral of the East Asian paleomonsoon evolution of that time.  相似文献   
7.
场地回填土与搅拌桩施工顺序将直接影响软土地坪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其中沉降控制是影响地坪安全运行的关键。以近海软土地区工业厂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工程为例,探讨了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回填土两种不同施工顺序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处理效果;通过数值模拟试验,计算分析了不同填土厚度下两种工况的地基固结总沉降、施工沉降、工后沉降。结果表明,采用“先土后桩”的施工顺序的施工期沉降大于“先桩后土”,但工后沉降大大减小,提高了软土地坪地基处理效果,有利于处理后地坪的安全运行,验证了前述分析结论,为合理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形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联用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气相色谱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在环境样品(水、土壤、沉积物)中痕量元素化学形态(价态、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分析中的应用,土壤和沉积物中污染元素的顺序提取步骤,以形态分析发展动态。引用文献72篇。  相似文献   
9.
关于流动注射分析及今后发展的若干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肇伦 《岩矿测试》1997,16(2):138-140
针对目前流动注射分析(FIA)的应用广泛程度落后于FIA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是商品仪器的稳定性、耐用性、简易性和专用化。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开发其它分析技术不可替代的功能,即不稳定反应的定量分析、高分辨过程分析、FI在线分离与浓集、智能化校正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丽  朱化雨 《岩矿测试》1996,15(2):120-123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的H3PO4介质中,Mn^2+对V(V)氧化二安替比林苯乙烯甲烷(DAVPM)成红色化合物的反应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基于此采用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了痕量Mn^2+,该方法的检测波长为555nm,检出限为0.02μg/L Mn,线性范围为0.02 ̄6μg/L Mn,进样频率为60次/h,对5μg/L Mn进行10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经环境标准样品分析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