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9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421篇
测绘学   498篇
大气科学   969篇
地球物理   926篇
地质学   806篇
海洋学   29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11篇
自然地理   43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提出多天线基线网单历元模糊度同步解算法,其具体实现步骤为:1)根据宽巷组合模糊度易于固定的优点,采用附加已知基线长度约束法同步解算各基线的宽巷模糊度,得到dm~cm级精度的近似基线分量;2)将解算得到的各近似基线分量作为约束,同步解算各基线的基频模糊度,以获取mm级精度的基线矢量。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检验各历元宽巷模糊度解算的正确性,以获取可靠的近似基线分量,为解算各基线的基频模糊度提供准确的基线先验信息。由于动态情况下各历元观测信息比较少,单纯依赖ratio检验不可靠,提出结合基线误差、单位权中误差、基线网模糊度闭合环及ratio值等对多组宽巷模糊度进行检验,避免ratio值设置不当导致模糊度检验中发生纳伪和弃真问题。实测数据结果证明,该处理方法使得模糊度解算的成功率提高1%~2%,可以获取移动平台更丰富的导航信息,提高其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因GNSS系统间观测噪声、轨道精度的差异,采用经验权比进行组合定位难以得到最优结果。基于此,在GPS/GLONASS/BDS组合定位中引入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对GPS/GLONASS/BDS组合单点定位和基线解算中各系统观测值进行合理定权。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确定的伪距观测值最佳权比为5∶1∶1,相位观测值最佳权比为1∶1∶1,有效提高了GPS/GLONASS/BDS组合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2000—2015 年伊犁河谷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 2000—2015 年的 EOS/MODIS 数据,采用趋势分析、Hurst 指数、变异系数法对伊犁河 谷植被时空变化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度呈北部、南部、 东部偏高,西部、中部偏低的分布特征;时间变化上,2000—2015 年,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度波动减 小,减速为 6.25%·(10 a)-1;区域分布上,伊犁河谷植被表现为低波动变化,波动程度中等以及下占 73.16%,波动程度高的区域占 26.84%。未来预测表明,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呈退化趋势,其中,持续 退化的面积占 57.55%,持续改善的面积占 13.51%。  相似文献   
4.
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覆盖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被是全球及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对人类社会活动有重要贡献的资源之一。为了研究关中平原城市群不同区域植被覆盖变化对自然和人文因子的响应,以划分为三个区域的植被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7年MODIS-NDVI遥感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布方面研究了18 a内植被覆盖的演化及分布特征,定量分析影响植被覆盖的主导因子。遥感数据要通过投影转换、拼接、最大值合成等方法进行处理,再运用Python程序进行影像批量裁剪,将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区统计,最后对该处理数据进行讨论研究。结论表明:(1) 研究期内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覆盖呈显著上升趋势,NDVI平均值增速为0.077·(10 a)–1,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其中2005—2007阶段和2011—2013阶段极显著增加,最大上升速率达到了0.05·a–1。(2) 空间上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研究区总体得到改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秦岭北坡,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更大,植被覆盖增加速度缓慢,达到轻度改善水平;低值区聚集在黄土高原边缘地区,植被增加趋势明显;中部关中平原极少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出现了轻度退化或严重退化,以西安市及临近城市最为典型。(3) 热点区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区及关中平原中部地区,冷点区则集中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区,植被覆盖总体以增长为主。热点区格网数量持续增多,2013年达到最大为45.07%;冷点区域数量不断减少,2017年减少到9.82%;次热点区与次冷点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带及北部地区,由连片分布转化为零散分布,且总量不断减少。(4) 自然因素对植被覆盖的影响最为突出,其中气温和降水为影响植被覆盖的主导因子,决定力q值分别为0.955和0.931,且气温的影响大于降水的影响;人文因子影响力较为显著,GDP因子决定力q值达到0.387。研究可为当地改善植被覆盖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博斯腾湖水矿化度趋势面分析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采用多项式作为趋势面分析数学模型,对博斯腾湖1984年湖水矿化度初步分析表明,博斯腾湖水矿化度分布主要受入湖盐分,入湖水流及湖水循环的影响。同时趋势面显示了入湖盐分及水流的运动路径和扩散情况,从而给出了它们的水文动态特征,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拟合结果,这是以往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滑坡预测预报是有效预防滑坡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受到广泛重视,且硕果累累。将中国滑坡预测预报的研究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① 经验判断——被动防灾避灾阶段;② 定性——半定量分析预测预报阶段;③ 理论方法探索——检验预测预报阶段;④ 理论方法深化——综合应用预测预报阶段。从监测(观测)方法、预测预报方法,以及研究特点等方面进行简要回顾,总结已有监测方法(手段)、预测预报理论、方法的研究现状,认为尚存在:① 监测方法(手段),包括仪器、设备的精度不足;② 预测预报方法综合性、实用性不强;③ 预测预报专门理论尚待完善等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发展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8.
马跃先  王丰  李世英  杨天平 《水文》2008,28(1):77-79,86
以干江河1954~2001年径流时闯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和混沌分形结合的方法,揭示干江河年径流演变特征及物理成因.结果表明:年径流量存在不太显著的减少趋势;径流演变存在两次明显的突变,即1957年和1985年,三个阶段序列的统计特征值存在明显差异;人类因素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在三个阶段依次为O%、3.2%、7.5%;工业、城镇居民大量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是影响径流减少的人类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钱二块铀矿床采铀注液结垢趋势的理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系数矩阵法对钱二块铀矿床地浸采铀试验注液中存在的独立离子反应进行了确定,由溶度积规则及反应平衡原理,借助Matlab编程,估算出了钱二块铀矿床地浸采铀试验注液可能会生成的沉淀物种类及数量,为防治结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过度砍伐,引起大气CO2浓度大幅度增加,但同时由于"Suess"效应,大气δ13C值却在不断下降。研究大气δ13C值的变化历史,不仅有助于预测其今后的趋向,而且可以用来了解碳循环的自然变率和校正全球碳预算模型。由于直接的仪器测量从1978年才开始,因此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替代方法。利用树轮δ13C值重建古大气δ13C值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树轮δ13C值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从树轮δ13C值中得到的大气δ13C值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树木生长季(5—9月)温度和降水对树轮δ13C值序列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对树轮δ13C序列的趋势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树轮δ13C值近几十年来下降的趋势主要反映的是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引起的"Suess"效应。但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树轮δ13C值的边材效应可以改变这种结果,如新疆昭苏树轮δ13C值和年轮宽度分别在1969年和1967年突然升高以及青海祁连树轮δ13C值在1990年后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