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2篇
  免费   1053篇
  国内免费   2470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423篇
地质学   6851篇
海洋学   18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31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2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混合标志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温泉花岗岩体由酸性端元的寄主岩石和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群及基性岩墙群组成。无岩浆混合作用或岩浆混合作用较弱区段,寄主岩石以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为主.显示正常的花岗岩结构构造岩浆混合作用强烈区段。岩石的异常结构构造十分发育.矿物之间自形程度差异显著.常见包晶反应、包含结构、交代边、熔蚀边、交代蚕食的港湾状结构构造及交代缝合线、矿物镶边、斜长石异常环带和矿物残留等,多见指示岩浆混合的标志性矿物针状磷灰石。暗色微粒包体中多见寄主二长花岗岩中的捕掳晶。包体的形态、结构构造以及与寄主岩石强烈地成分交换等均是岩浆混合作用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洛坝铅锌矿床位于黄诸关韧脆性变形带所波及的范围内,断裂、褶皱、劈理、节理等形态构造类型均很发育,经对小型构造的统计及应力场分析证明,矿区变形主要是在海西—印支期长期存在的南北向古应力场持续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拖带坐标法建立了岩层大变形的一维非线性微分方程,然后用解析与数值方法研究了变刚度、可伸缩岩层在侧向压力及自重作用下的分叉特性,初步揭示了褶皱岩层初始挠曲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5.
6.
陈汉宗 《地球化学》1985,(2):182-187
大别山麓前寒武纪变质岩分布区,具片麻状构造的花岗岩类分布较广。周家塆岩体即为一例。前人主要依据片麻理发育程度,以类比的声法,将这些片麻状花岗岩时代定为“大别-吕梁期”或“晋宁期”,而将周家塆岩体定为燕山早期花岗岩侵入体。这些结论,均缺乏同位素年龄数据佐证,有的也不切合地质实际,因而谬误不少。  相似文献   
7.
8.
人类文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代中国退耕还林是生态恢复再造秀美山河的宏伟工程,也是一项惠及和影响子孙后代的文明工程.这项工程总投资3400亿元,工期10年(2000年至2010年).它与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南电北输等工程一样举国瞩目.但是最体现农民利益、最受农民欢迎的当数共和国退耕还林工程.  相似文献   
9.
宁潭岩体是由马田、亭子、陈冲、老虎头 4个单元组成的遭受了变形变质改造的花岗岩复式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该岩体属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其源区既包含有不成熟的富含长英质物质的特性 ,也有成熟的、富含粘土的特性。岩体的形成温度为 85 0~ 92 5℃ ,同位素年龄为 35 4~ 4 4 0Ma。可能是加里东期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后 ,在拉伸构造作用下岩浆底辟侵位而成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共承担国家地质找矿项目8个,主要部署于豫西南地区、青藏铁路沿线南段和新疆西昆仑地区。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新发现矿产地7处,控制矿产资源量银2010吨、铅锌421万吨、铜51万吨、铁6109万吨,地质找矿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