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区西盟岩群分为a,b,c三段,主要的岩石类型包括片岩类、片麻岩类、变粒岩类、长英质糜棱岩类、大理岩类和花岗岩类。通过具代表性的29件样品进行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地球化学数据恢复原岩表明,黑云片岩类和石英片岩类的原岩总体应为副变质岩,可能由粉砂质粘土岩或泥岩变质而成;角闪黑云片岩的原岩可能是中基性火山岩;片麻岩类的原岩多数为长石砂岩,少数为中酸性岩浆岩;长英质糜棱岩类可能为中酸性的岩浆岩变质后再经韧性剪切变形改造而成。  相似文献   
2.
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出露于西盟县新厂乡一带的曼亨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精确的成岩年代学研究。岩石中w(Si O2)为72.73%~77.24%,w(K2O+Na2O)=4.28%~9.01%(平均7.38%),w(K2O)/w(Na2O)=0.65~20.84(平均2.67),显示高硅和富碱的特点。标准矿物计算结果具较高q值,并出现较高c分子,标准矿物组合为c+q+or+ab+an+hy,属于铝、硅过饱和系列。岩石的A/NCK为1.05~2.66(平均1.29),属S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曼亨花岗岩结晶年龄为446.1±2.5 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晚奥陶世。综合研究认为该期花岗岩具有同碰撞岩浆活动的特征,是泛非运动晚期冈瓦纳大陆汇聚过程其外围地区板块持续相互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西部侵入于原西盟群帕可组的花岗片麻岩开展主量元素、锆石U-Pb年龄及原位Hf同位素组成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两件代表性样品分别给出了461.4±2.5 Ma和461.5±3.3 M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相应的锆石εHf(t)值分别介于-6.45~-1.90和-5.60~-1.44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57~1.86 Ga和1.54~1.90 Ga。这些数据表明西盟地区侵入于原西盟群帕可组内的花岗片麻岩并非前人所认为的中元古代岩石,而是中奥陶世产物,其源岩可能是元古宙变质杂砂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作者推测西盟地区早古生代花岗片麻岩是环冈瓦纳大陆边缘安第斯型造山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氧、硫同位素组成、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测定,以及稀土配分型式、花岗岩中Sn含量增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西盟阿莫锡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伏的隐伏花岗岩岩体及围岩中———永龙组下段片岩及大黑山组上段变粒岩。花岗岩浆期后的含矿流体沿断裂迁移、充填、交代,在此过程中,由于压力锐减,发生流体沸腾,气液分离,酸碱分异,锡石沉淀;随着温度的下降,流体化学性质转化,出现不同蚀变和不同矿物组合的多个成矿阶段,而不同断裂类型,又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和规模。  相似文献   
5.
云南西盟阿莫锡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阿莫锡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的成分、酸碱度、硫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分析研究表明,阿莫锡矿床主要赋存于西盟群永龙组下段片岩和大黑山组上段变粒岩中,有明显的层控性质;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隐伏花岗岩体;成矿流体由弱碱性向弱酸性演化,并经历了迁移、沸腾、沉淀的过程,显示多组分、高盐度、高矿化剂等特征.主要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380 ~430℃之间,成矿深度约3.9 km,流体密度为0.89 ~0.98g/cm3,流体盐度35%,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高温气成热液锡矿床.  相似文献   
6.
翁嘎科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荣明 《云南地质》2008,27(4):437-441
金矿赋存在西盟群王雅组第四段第一、二亚段地层和次级断裂裂隙中。从地质特征、矿体赋存状态、矿石特征等判断,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交代型。而北东向区域断裂中,可能找到新的矿体。  相似文献   
7.
云南西盟锡矿阿莫矿段控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矿体产于蚀变片岩中,矿床形成严格受有利地层岩性、构造和蚀变等地质条件的控制,矿床应属岩浆期后气成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8.
金荣明 《云南地质》2009,28(3):285-290
西盟锡矿群是云南锡矿主产区,存在五类锡矿床:“面型”云英岩型,大理岩型,矽卡岩型,断裂破碎带型及层间破碎带型。深入了解其不同成因空间、成矿规律、岩矿组合、赋矿条件,并结合隐伏花岗岩体特征,十分有利扩大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唐渊  王冬兵  廖世勇  尹福光 《岩石学报》2017,33(7):2054-2072
位于保山-掸泰地块东缘的西盟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该地块在我国境内唯一出露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但其缺乏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和化石支持。本文基于详细地野外考察和显微构造分析认为,西盟群变质岩系可解体为花岗质糜棱岩和浅变质岩。前者主要出露于西盟穹形隆起的核部,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后者分布于隆起的边缘及东西两侧,归属为帕克组、王雅-允沟组。通过变形岩石的石英EBSD组构分析,揭示出位于西盟隆起核部的岩石经历了中等温度条件(550~650℃,角闪岩相)下的变形作用,并叠加了较低温度条件(400~550℃,绿片岩相)下的变形作用;而靠近西盟隆起边部的岩石仅经历了较低温度条件(400~550℃,绿片岩相)下的变形作用。本文还对西盟群变质岩中的3个花岗质糜棱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得到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55±3Ma、456±3Ma和454±3Ma。结合前人获得的年代学数据和化石资料,认为西盟群变质岩系的原岩主要由两个不同时期的物质组成,即中-晚奥陶世(~460Ma)侵入的花岗岩及寒武纪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夹少量基性火山岩等;前者遭受强烈变质变形作用的改造,形成花岗质糜棱岩;后者遭受低级变质作用形成千枚岩、片岩、大理岩等浅变质岩。进而表明,前人将西盟群作为保山地块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变质岩系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云南气象台站迁址造成的气候"突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象观测资料是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分析的重要基础资料,观测环境的改变造成了资料的不连续。分析了云南元阳、西盟气象站因县城滑坡迁址引起的显著气候“突变”现象,从而导致云南两项气候极值记录的改变,引起了云南气候极值点的地理转移。采用Cramer、Yamamot和Mann-Kendall法检验了两站资料序列气候“突变”事实的存在。在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影响评价等业务中对两站资料的特殊性须做谨慎处理,采用短序列的新站址气候平均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