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2.
萝卜纹是田黄的重要鉴定特征。本文通过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确定萝卜纹的组成矿物为伊利石;萝卜纹的成因为田黄的原岩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后产生了显微裂隙,次生的伊利石填充了显微裂隙;显微裂隙中的伊利石与岩石中的主要矿物迪开石光学性质差别较大而呈丝缕状(萝卜纹)。  相似文献   
3.
晓晔 《海洋世界》2014,(2):57-59
<正>剧情引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海洋探索力度的加强,人类在海洋中发现神秘潜水物的消息也层出不穷,而且越传越广。人们通常称呼这些神秘的潜水物为"USO",这是英文Unidentified Submerged Object的缩写,意为"不明潜水物"。也有人借用英文"不明飞行物"的缩写译音,直接称它们为"深海幽浮"。  相似文献   
4.
陈锋  冯金良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0):1430-1441
湖泊的古水文及古水化学重建是湖泊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在湖泊、河湖相及高湖面沉积物中,萝卜螺属壳体化石广泛分布;而且现生萝卜螺属亦广泛地分布于全球的湖泊及河流。这些生物碳酸盐(文石)壳体成为一种潜在的和高分辨率的环境信息记录载体。近年来,萝卜螺属的生境及其壳体的稳定碳氧同位素和元素已经逐步被用于了解青藏高原及其他地区的古水文、古水化学和古气候的信息。然而,在萝卜螺属壳体如何记录其宿生水体的古水文、古水化学等信息,以及如何基于萝卜螺属壳体化石重建古环境等方面,仍有许多科学问题有待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侧重在作为环境信息载体的萝卜螺属的分类体系、生境研究及其应用和壳体指标(δ13Cshell18Oshell,87Sr/86Sr,Sr/Ca和Mg/Ca)特征及其在环境重建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扬花萝卜(RaphanusSativusL.Var.RadculusPers.)为供试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酸雨条件下铅(Pb)、镉(Cd)单因素及其复合污染对扬花萝卜叶绿素荧光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与重金属胁迫会产生协同作用,加剧了扬花萝卜的叶片伤害,致使作物叶片光合作用受损.Pb及Pb+Cd复合污染胁迫下,扬花萝卜可溶性糖含量随酸雨pH值下降而上升,还原性糖含量则下降;在非酸雨条件下,Cd胁迫已超过作物的耐受阈值,因此当酸雨酸度增强时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合成受抑.当pH≥45时,Pb、Cd、Pb+Cd处理均能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促进游离氨基酸合成;pH<45时,两种营养组分含量均显著下降.酸雨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会增加扬花萝卜硝态氮含量,提高Pb和Cd的富集量;Pb污染最易促进硝态氮累积,Cd在扬花萝卜的富集量大于Pb;复合污染降低扬花萝卜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7.
8.
对中国寿山田黄石进行了薄片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及能谱(EDS)测试、显微拉曼光谱(Raman)测试、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测试、全铁化学分析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以研究田黄的萝卜纹及颜色成因.放大及薄片观察显示,萝卜纹与基体无明显规则的界限,并呈体状扩散.SEM、EDS和拉曼光谱测试表明田黄萝卜纹的矿物成分为硫磷铝锶石,主要呈碎屑状集合体和纤柱状集合体,为原生特征.LA-ICP-MS和全铁化学分析表明三价铁离子导致田黄呈黄色,电子顺磁共振测试表明铁在田黄中主要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认为是水田环境中铁(氢)氧化物吸附于组成田黄的层状硅酸盐矿物颗粒表面而呈黄色,为次生色.  相似文献   
9.
沉水植物和螺类都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牧食关系也是水生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而不同的基质类型可能会影响两者的生长和改变沉水植物对螺类牧食的防御策略.以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和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为对象,研究基质类型、螺类牧食对沉水植物的生长及防御策略的影响,以及基质类型及沉水植物对螺类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螺类牧食和基质类型对苦草生长和元素特征具有显著的影响,存在螺类牧食时,泥沙基质和沙基质苦草的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泥沙、沙和泥基质苦草地上生物量分别减少了67.74%、58.58%和17.84%,根冠比分别升高了177.51%、217.23%和1.44%;且泥沙基质中苦草的叶片数显著低于无牧食组.不同基质类型下,牧食对苦草总碳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泥和泥沙组中,螺类牧食使苦草的总氮含量均显著降低,碳氮比均显著升高;沙基质下,螺类牧食使苦草总酚含量显著降低.基质类型对螺类的形态特征(除壳宽外)、生长及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总体来看,基质类型对耳萝卜螺牧食和苦草防御策略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螺类的生长及元素特征基本无影响.本研究可以为牧食理论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也可为沉水植被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提供参考,但基质类型对螺草牧食关系的长期影响,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大早,民权县程庄国土资源所驾驶员小程早早便来到所里,忙着准备车辆,等会儿要和所长下乡查看"三项"整治后土地的种植情况。8点整,所长韩守才安排好工作,便带着两名同事出发了。半个小时后,他们来到杨楼村,准备查看该村刚刚整治的15亩土地项目,闻讯赶来的村民便把他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说着自家的秋收情况,韩所长会心地笑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紧紧握住韩所长的手,激动地说:"村里的空闲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