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连栽常导致地力退化,但连栽是否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并不清楚。以福建三明粉砂岩发育红壤上的连栽杉木为对象,研究了杉木细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分析了杉木连栽影响杉木根系菌根侵染率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杉木连栽没有显著导致土壤退化现象,二代林杉木细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显著高于一代和三代林,一代和三代林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在杉木连栽时,影响杉木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的主导土壤因子是全氮、容重、SOC和速效磷含量。因此,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杉木菌根真菌的侵染率,从而有利于提升杉木人工林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部草原露天矿区土壤瘠薄,草场退化严重,生态恢复难度大。针对露天矿排土场的特殊环境,研究丛枝菌根真菌与沙棘的共生状况以及菌根对沙棘根系发育的影响和对排土场土壤的改良效应。试验发现,接菌组(+M)沙棘的株高和冠幅比对照组处理(CK)分别提高了20%和21%,+M的根长和根体积分别为CK的1.46倍和1.97倍;+M中沙棘根际土中的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为3.22 mg/g,显著高于CK的2.16 mg/g;+M的磷酸酶活性是CK的1.76倍,速效磷含量也有相似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促进露天矿排土场的土壤改良及生态恢复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对矿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4987111001320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ctomycorrhizal fungi,a group of widcspread symbiotic fungi with plant,obtain carbon source from trees and improve plant mineral nutrient uptake with their widespread hyphal network.Ectomycorrhizal fun...  相似文献   
4.
对珍稀慢生树种无忧树、青皮接种VA菌剂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无忧树和青皮的苗高、地径在盆栽期以及地栽期相比对照都有增长,且地栽期的效果好于盆栽期。盆栽期,无忧树高增长56.81%,地径增长44.83%;青皮的高增长31.89%,地径增长31.03%;地栽期,无忧树高增长60.19%,地径增长43.78%;青皮高增长46.80%,地径增长27.78%。大田试验中,接种第1年无忧树的高增长49.63%,青皮增长14.42%。由此看出盆栽接种VA菌根效果好于大田接种,并且盆栽接种1 a,再转入地栽,苗木生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极端干旱区塔里木河下游处于干旱胁迫下的天然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形态鉴定法和分子生物技术,研究了胡杨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结果表明:处于干旱胁迫下的胡杨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较低,且孢子种类单一,经形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孢子为球囊霉属的摩西球囊霉〖WTBX〗Glomus mosseae[WTBZ] (T.H. Nicolson &; Gerd.),孢子在土壤中单生、根内生或孢子果内形成;圆形,近圆形,直径150~220 μm,浅黄色至黄褐色;孢壁3层,L1和L2无色透明,L3浅黄至黄褐色。连孢菌丝单根,连点漏斗状。胡杨根系内存在丛枝菌根真菌的泡囊结构,分子检测表明摩西球囊霉[WTBX]Glomus mosseae[WTBZ]与胡杨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但是胡杨根系的菌根侵染率及根系的菌根侵染强度均不高。  相似文献   
6.
大青山、蛮汗山外生菌根真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外调查与室内观察鉴定结果表明:1.大青山、蛮汗山外生菌根真菌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大青山已知存在78种外生菌根真菌,隶属于15科,3l属;蛮汗山已知存在79种外生菌根真菌,隶属于15科,32属。2.在高海拔阴坡和半阴坡,与青海云杉、落叶松共生的主要为牛肝菌属、乳菇属、红菇属、丝膜菌属;与阔叶树共生的以鹅膏科为最多。3.在中低海拔地区与松属共生频率最高的是乳牛肝菌属;与杨、桦共生最多的是杯伞属、桩菇属、蘑菇属。4.通过分离,在大青山、蛮汗山先后分别获得珍贵菌根菌10种、12种。5.在分离的菌根菌中乳牛肝菌属中的大部分种为油松、樟子松的优秀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7.
草原农垦区土地沙质荒漠化过程的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沙质荒漠化正处在发展过程的河北坝上地区和沙质荒漠化严重的科尔沁沙地流沙治理区为例,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草原沙质荒漠化的主要生物学机制。指出在草原农垦区开垦和过度放牧引起的土壤细颗粒物质、养分损失,促进了灌木侵入。灌木侵入又加剧了土壤养分、水分空间格局的改变,在灌丛周围形成一个包括微生物在内的土壤肥力富集区,即灌丛"土壤肥岛",而在丛间发生土壤风蚀和水蚀,导致斑块状流沙甚至大面积流沙的出现。诱发荒漠化的不合理耕作、灌溉、盐渍化、过度放牧等过程同样影响菌根菌的密度和接种成功率,从而降低草地生产力。在草原地区的流沙上建立各种固沙植被不仅使流沙地土壤养分、水分异质性加强,而且使沙地景观异质性增加。还提出用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来表征土地沙质荒漠化的程度,以空间上不同样点土壤属性变异系数(方差与平均值之比)作为沙质荒漠化土壤属性异质性的测度。  相似文献   
8.
菌根真菌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菌根真菌是真菌与植物之间特殊的联合共生体,利用菌根真菌修复土壤,尤其是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正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菌根真菌是土壤真菌的一种,但与土壤中放线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相比,其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具有更大的忍耐能力,并且能利用土壤中大多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碳源来获取能量。综述了近20年菌根真菌对土壤有机污染物降解研究,讨论了菌根真菌降解土壤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机制,并探讨了从引入固氮菌、外源细菌两个方面对菌根调控以提高修复效果的可能性,为进一步研究菌根真菌生物降解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利用菌根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
丛枝菌根真菌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能与绝大部分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其共生体系在生态环境建设和荒漠化防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增加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的抗旱、耐盐碱、抗病以及重金属耐性,提高植物对胁迫环境的适应性。从丛枝菌根真菌的植物生理学作用、对荒漠化地区植物群落的影响、在荒漠化地区的实践应用等角度,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在荒漠化地区的重要性及应用潜力,以期为荒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室外盆栽试验,对2 a生胡杨实生幼株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剂后对土壤渐进式水分亏缺的气体交换、光合作用和生长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饱和灌溉6 d后,盆栽胡杨幼株试验的土壤0~40 cm范围平均含水量就从田间持水量下降至轻度干旱胁迫水平,第15 d后下降至重度干旱胁迫水平。在不同停灌时期,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剂胡杨幼株生理活动对土壤水分亏缺的响应与未接种株的不同。其中:停灌3 d后,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在接种与未接种株间相似,且无显著差异;停灌15 d后,接种株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未接种株的不同,接种株的比未接种株的高12~131 mol·m-2·s-1。在不同停灌时期,接种株叶片光系统II(PSⅡ)的实际量子产量日变化趋势与未接种株的相似,但日变幅不同,其中,停灌6 d后,接种与未接种株日变幅分别为0.42、0.48,停灌15 d后则分别为0.45、0.51。接种株叶片光系统II(PSⅡ)的光化学猝灭系数日变化趋势与未接种株的相似,其中,停灌6 d后两者间的差异不显著,停灌15 d后,除了8∶00和18∶00外,其它时间接种株的显著高于未接种株的[(P]<0.05)。在水分渐进式亏缺期内,接种株有新的侧枝长出,未接种株没有,接种胡杨幼株的高度、基径的增幅均比未接种株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