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作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后过渡金属,锌(Zn)被广泛应用于电镀、金属合金、颜料、涂料、化肥、农药、镀锌板材及电视屏幕荧光粉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农业及建筑业中。二价Zn是Zn的唯一氧化态,在地表氧化条件下较为稳定。零价金属Zn具有较其他金属更高的氧化电位,因此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运输等工业中。Zn还是一种生命必须元素,已被发现存在于200多种生物酶中。Zn通常被认为是无毒的,但过量的Zn也会对生物体造  相似文献   
2.
采用干法合成,利用红锌矿(ZnO)在1150~1300℃温度下,保温4~6 h即可制得结晶好、粒度较为均匀的ZnO∶Zn材料。利用XRD、能谱仪和荧光光谱仪,表征了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与进口VFD荧光微粉ZnO∶Zn的光谱指标基本相同,可以作为VFD低压荧光粉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荧光粉中硅铁锌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  李宝军 《岩矿测试》2004,23(4):317-318
采用溶液法配制标准,粉末直接制备样饼,用SRS30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彩色荧光粉中的SiO2、Fe2O3、Co、Zn组分含量,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与已知含量样品比较,所测组分的结果基本相符。精密度检验SiO2、Fe2O3、Co、Zn的RSD均<3%(n=10)。  相似文献   
4.
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纳米荧光粉Y4Al2O9:Eu^3 ,用X射线粉晶对其进行了物相鉴定,表明在900℃已经得到纯相的Y4Al2O9产物,并用透射电镜对其进行形貌和衍射分析,分析结果证明得到的产物为纳米粉末态晶体,产物Y4Al2O9:Eu^3 粒径均匀,大致在20-50nm之间,平均粒径为30nm。并用荧光光度计对其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光谱表明Eu^3 在 Y4Al2O9晶格中占据两种不同的位置。用λ=254nm的紫外光激发了Y4Al2O9:Eu^3 时,产生两条发光谱带,即由于^5D0→^7F1的过产生在峰值λ=590nm处的橙色发光带,和^5D0→^7F2跃迁在峰值λ=610nm处的红色光带。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采用高温高压密闭溶样快速消解荧光粉晶体的前处理新方法。针对目前常用的稀土氧化物和稀土磷酸盐类、碱土金属铝酸盐类、碱土金属硅酸盐类四大类荧光粉,研究了消解时间、温度、消解溶剂种类和用量4个条件对样品消解程度的影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最佳消解条件下消解的荧光粉中杂质元素Cu、Zn、Cd和Pb的含量。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和稀土磷酸盐类荧光粉的最佳消解条件为 2 mL HCl溶剂中120℃下消解3 h;碱土金属铝酸盐类荧光粉的最佳消解条件为2 mL HCl溶剂中160℃下消解6 h;碱土金属硅酸盐类的最佳消解条件为2 mL HCl+0.5 mL HF溶剂中160℃下消解3 h。荧光粉中主要共存元素对所测杂质元素Cu、Zn、Cd和Pb的检测无干扰。该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灵敏度高,是荧光粉晶体中元素检测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纳米荧光粉Y4Al2O9: Eu3+,用X射线粉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物相鉴定,表明在900℃已经得到纯相的Y4Al2O9产物,并用透射电镜对其进行形貌和衍射分析,分析结果证明得到的产物为纳米粉末态晶体,产物Y4Al2O9:Eu3+粒径均匀,大致在20~50nm之间,平均粒径为30nm.并用荧光光度计对其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光谱表明Eu3+在Y4Al2O9晶格中占据两种不同的位置.用λ =254nm的紫外光激发Y4Al2O9:Eu3+时,产生两条发光谱带,即由于5 D 0→7 F 1的跃迁产生在峰值λ =590nm处的橙色发光带,和5 D 0→7 F 2跃迁在峰值λ =610nm处的红色发光带.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彩色等离子体平板显示(PDP)用荧光粉的要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并结合超声波分散技术制备PDP用(Y,Gd)BO3∶Eu3 红色荧光粉.在稀土离子浓度、烧结温度等实验的基础上,得到分子式为(Y0.85Gd0.1)BO3∶Eu0.05、烧结温度为1 000℃的最佳实验方案.同时选择了不同的分散试剂并结合超声波分散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后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分散试剂为乙醇时,样品的相对发光强度最高;同时,采用后处理试剂并结合超声波分散技术对样品进行后处理大大降低了粉体的团聚现象并增强了粉体的分散性,提高了粉体的质量.与传统的固相法相比,此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合成温度,同时,粉体的质量比固相法合成的要好,粉体的亮度高(以国外红粉为参考),样品经后处理后,颗粒细小、均匀,粒径分布约为300 nm.  相似文献   
8.
丁旭  徐琰  郭崇峰 《海洋学报》2010,32(9):6632-663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近紫外光激发的蓝色荧光粉Sr2B5O9Cl:Eu2+,研究了SrCl2 ·6H2O用量和Eu2+浓度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随着Eu2+浓度的增加,其结构无明显变化,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其浓度为8mol%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当用Ca取代Sr时,荧光粉的发射峰从425 nm红移到453 nm. 适当过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