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9篇
  免费   938篇
  国内免费   1241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1023篇
地球物理   980篇
地质学   3034篇
海洋学   508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277篇
自然地理   48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2.
The narrownes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eak energy of the vFv spectrum of gamma-ray bursts (GRBs) and the unification of GRB populations are great puzzles yet to be solved. We investigate the two puzzles based on the global spectral behaviors of different GRB populations, the long GRBs, the short GRBs, and the X-ray flashes (XRFs), in the HR - Ep plane (HR the spectral hardness ratio) with BATSE and HETE-2 observ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long GRBs and the XRFs observed by HETE-2 seem to follow the same sequence in the HR-Ep plane, with the XRFs at the low end of this sequence. We fit the sequence by a universal Band function, and find that this sequence is mainly defined by the low energy index α, and is insensitive to the high energy index,β. With fixed β=-5, a best fit is given by α=-1.00 with X^2min/dof=2.2. The long and short GRBs observed by BATSE follow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equences in the HR-Ep plane, with most of the short GRBs having a larger hardness ratio than the long GRBs at a given Ep. For the long GRBs a best-fit yields α=-0.30 and β=-2.05. For the short GRBs, a best fit gives α=-0.60 with x^2min=1.1 (withβfixed at-2.0 because it is numerically unstable). The α value for the short GRBs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for the long GRB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lobal spectral behaviors of the long GRB sample and the XRF sample are similar, while that of the short GRBs is different. The short GRBs seem to be a unique subclass of GRBs, and they are not the higher energy extension of the long GRBs.  相似文献   
3.
古侵蚀沉积间断面型金矿是桂西的主要金矿床类型。文章着重分析该类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 ,论述矿床成因及成矿机理 ,认为此类型金矿易采易冶 ,经济效益显著 ,建议加大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4.
地壳深处的岩浆喷出地壳便产生了火山现象,所引起的全部地质过程称为火山作用。火山喷发是一种极为壮观而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介绍了火山喷发主要的3种形式、火山作用造成的灾害类型和中国的火山特点,以及自全新世以来我国有过喷发活动的8个主要活火山。提出了要加强认识火山的活动规律、形成过程、喷发机理,开展监测,采取对策,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5.
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孔地下水位微动态是地壳附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壳中产生附加应力的主要因素有地球固体潮、大气压力变动、降雨与地表水体的荷载及断层活动等。井孔水位微动态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产生附加应力→含水层变形与孔隙压力变化→含水层—井孔间产生水流运动→井孔水位发生升降。本文从岩土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的观点,对于上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嫩江组白云岩形成机理——以松科1井南孔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科1井是中国大陆第一口以白垩系地层为主的全取心科学探井,由松科1井南孔和松科1井北孔两个钻孔组成.在松科1井南孔岩心精细描述的过程中发现嫩江组地层中发育层状白云岩和椭球状白云岩,共62层.白云岩结核垂向截面的透镜形状、结核内部上凸下凹两端收敛的层理特点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白云石的雾心亮边结构和泥灰岩被局部交代产生的"豹斑状"白云石聚集均显示嫩江组白云岩是湖相泥灰岩在准同生期被交代的产物.白云岩的形成机制是在晚白垩世松辽盆地海侵背景下Mg2 在准同生期交代由浊积事件、介形虫灭绝事件所带来的泥灰岩沉积而成.  相似文献   
7.
超低频电磁探测信号能量的计算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式超低频电磁探测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探测地下地质体和资源的手段,但采用现有的处理方法得到的探测曲线较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影响了对所获得的探测曲线的解释。笔者将信号能量引入到超低频电磁探测信号的处理中。首先根据信号能量计算原理,计算不同深度的超低频探测信号的能量值.获取能量曲线。同时,根据具体应用目的,分析其曲线特征,并将信号能量曲线与现有的信号曲线,如最大值曲线、最小值曲线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笔者所提出的信号能量曲线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地下岩层特征,有利于曲线的地质解译。  相似文献   
8.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中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中不同深度的孔隙水压力、超孔隙水压力、相对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孔压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微观解释。结果表明:(1)处理区外侧,孔压变化主要由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受真空影响较小;(2)在处理区内,孔压变化受真空负压、土体渗透性和堆载荷载的影响。真空作用下的渗流是孔压消散的主要方式,土体渗透性的强弱影响着孔压消散的速度,消散的孔压转化成有效应力,促使土颗粒移动,对孔隙水产生挤压,这使孔压消散呈脉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马沈岐  汪芸 《探矿工程》2008,35(9):11-15
在非平衡条件下进行的瓦斯地质钻探工作中,根据不同的瓦斯地质条件设计、制造不同类型的钻杆,在解决松软煤层的钻进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实际工作中不同钻杆的使用情况,对其排渣机理、适用条件以及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工艺参数进行了论述,对钻具级配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机理及凌汛成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杌理、冰情演变及凌汛成因.文中系统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冰情演变过程的四个时期,即由冰晶形成至产生大量冰凌的成冰期;由凌块封冻至盖面冰层增至最厚的结冰期:冰层开始融化至解冻前的融冰期和解冻开河至冰凌消失的消冰期.分析研究了影响凌汛成因的热力、动力和河势三大作用因素.使河水成冰又由冰融化成水的热量交换作用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热、水温、气温、风、降水量、空气中的湿度:水位的抬升以至流速的变化等水流作用,均为动力因素;河道的特性影响为河势因素,通过分析研究,便于指导防凌实践,使防凌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