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河南省栾川县罗村钼矿成矿特征及找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新 《地质与勘探》2008,44(6):21-26
通过对河南省栾川县罗村钼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南泥湖、三道庄及东沟超大型钼矿的综合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了矿区NWW构造形迹、小岩体与钼矿成矿关系、围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地球化学异常与钼矿床的关系等成矿特征.根据罗村钼矿的成矿特征,初步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赖素星 《矿产与地质》2015,(1):14-18,23
通过对罗村岩体的岩石、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包裹体测温及同位素年龄测试等方面的研究,罗村岩体属燕山晚期中低温浅成相酸性斑岩体;岩体中环带角砾岩微量元素Cu、W、Mo含量可高出K·图尔基安等同类岩石平均值12倍以上,Mo高出30倍,具有较高的矿化度,对成矿十分有利;罗村岩体属于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成矿与岩体中的角砾岩关系密切,对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罗村斑岩体由中心细粒花岗斑岩、中环带角砾岩和外环带花岗闪长岩组成,钼矿主要位于中环带角砾岩中。燕山中-晚期陆内造山俯冲作用导致下地壳熔融与地幔楔分熔,形成富钼熔浆,并沿黑沟-栾川断裂带上侵,晚期岩浆期后热液对中环带角砾岩进行充填和交代,形成斑(角砾)岩型罗村钼矿床。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栾川县罗村钼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栾川县罗村钼矿区的矿体受NW向或NWW向断裂带及其次级糜棱岩带、构造岩浆岩带的控制,通过对该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控矿因素的分析,提出该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罗村斑岩-角砾岩型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凤军 《矿产与地质》2007,21(5):527-531
通过对罗村斑岩-角砾岩型钼矿床所处的地质背景、含钼斑岩-角砾岩体、钼矿化地质规律、矿床成因等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归纳总结了含钼斑岩-角砾岩体内钼矿化规律,同时,对该岩体中的中细粒花岗斑岩体内的钼矿化作阐述。指出了找矿的方向和工程的具体布署,这对地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罗村斑岩体由中心细粒花岗斑岩、中环带角砾岩和外环带花岗闪长岩组成,钼矿主要位于中环带角砾岩中.燕山中-晚期陆内造山俯冲作用导致下地壳熔融与地幔楔分熔,形成富钼熔浆,并沿黑沟-栾川断裂带上侵,晚期岩浆期后热液对中环带角砾岩进行充填和交代,形成斑(角砾)岩型罗村钼矿床.  相似文献   
7.
张自森 《西北地质》2011,44(4):67-74
栾川县罗村钼矿为豫西东秦岭钼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华北地台-华熊台缘坳陷-卢氏至栾川陷褶束内.区内太华群变质岩和熊耳群火山岩广泛发育,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通过对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罗村斑岩体由中心细粒花岗斑岩、中环带角砾岩和外环带花岗闪长岩组成,罗村钼矿主要位于中环带角砾岩中.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罗村钼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晚期,陆内造山俯冲作用导致下地壳熔融与地幔楔分熔,形成富钼熔浆.其沿黑沟-栾川断裂带多次上侵,在罗村附近形成斑岩体.晚期岩浆期后热液对中环带角砾岩进行充填和交代,形成斑(角砾)岩型罗村钼矿床.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栾川县罗村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村钼矿床位于东秦岭(河南段)钼成矿带内,通过总结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矿区地质特征,指明了本矿区的成矿规律及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罗村斑岩体呈岩株产出,由内带、中带和外带三部分组成,不同地段岩性有所差异。通过对大量钻探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矿床成因是与罗村燕山期斑岩体密切相关的高-中低温热液型钼、铜、铅、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