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国两制”与香港经济本刊特约记者邓聿文1997年,在中国的编年史上,由于香港的回归,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不仅昭示着一个古老民族百余年耻辱的结束,开辟了香港的新纪元,而且向世界宣告:一个伟大的构想在经受了15年过渡期风风雨...  相似文献   
2.
3.
4.
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布局的作用、条件、主要内容及模式。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其布局模式也不尽相同,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择能促进本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6.
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气象事业从 1 94 9年新中国建立至今 ,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样一个历程。在改革开放以前长达 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的气象事业完全按政府指令进行资源配置 ,由国家 (政府 )投资 ,按计划拨款 ;气象服务也完全是公益性的。虽然在管理体制上几经变更 ,但实际上完全是在中央政府指令性计划下 ,由中央政府拨款 ;气象服务的对象不论是国家事业还是地方事业 ,均由国家出资维持。在这种体制下 ,只有国家气象事业。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气象事业在改革开放的 2…  相似文献   
7.
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中国的城乡差异是独特的,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来描述区域差异和进行国际比较不甚确切,文章以统计数据为基础 ,在考察了三大地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的基础上,对1978-1998年20年间三大地带经济不平衡发展作了系统分析,通过定量计算得结论;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虽然明显,但不可怕,造成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除了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以外,首先是投入强度(尤其是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其次是出口能力和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为缓解三大地带的差距,并保证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近期的投资重点应放在中部地带,尤其是中部城市。  相似文献   
8.
经济区域空间格局变化是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外在化表现,文章从区域、经济区域等基本概念入手,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经济区域再形成过程的态势和外部环境变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应积极培育合理经济区、建立合理的区际分工体系、培育区域之间合理的竞争态势,以提高我国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四一八队1992年下半年组建地勘院,实行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定额上交,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地勘业运作方式,提高了职工闯市场、求效益的积极性,2年来上交大队272万元,为地勘业的改革建立了雏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