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李心清  殷辉安  闻辂 《地球化学》2002,31(4):375-382
自然界的大多数造岩矿的是由两种或多种组分混合而成的固溶体。因此,在矿物,岩石和矿床等地质体的平衡热力学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固溶体矿物热力学地为的问题。河南省西峡县杨乃沟红柱石矿泥质片岩中仅出现红柱石而没有蓝晶石和夕线石,红柱石矿物包裹体测温结果为420-600℃。通过矿物共生平衡p-t曲线所计算出的片岩形成温度和压力条件也应位于上述岩石学和岩相学等特征所限定的范围内。以此为基础,通过构筑矿物共生p-t平衡曲线的方法,对片岩中若干固溶体矿物理想性/非理想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斜长石必须以非理想固溶体处理,而石榴子石,黑云母和白云母视作理想固溶体的计算结果同片岩的岩石学和岩相学等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江西某地红柱石矿矿物组合为依据,研究了影响红柱石石溶解率的因素,确定了测定红柱石含量的化学物相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蓝晶石矿     
《山东地质》2004,20(6):60-60
蓝晶石矿是具有多晶形态的Al2SiO5,同族矿物有红柱石、夕线石,是原生黏土质成分的沉积物,受到强力的挤压剪切应力的作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产生的,是无水铝硅酸盐矿物.属高铝矿物原料。由蓝晶石煅烧而成的莫来石,具高热稳定性、低膨胀性,良好耐火性和高温下的高负荷能力。由于它的膨胀效应又可以抵消某些材壮的收缩,使制品具有高温体积变化小,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4.
5.
试论河南红柱石宝石的开发利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粤东塌山含锡花岗斑岩原生铝质矿物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德滋  陈绍海 《矿物学报》1995,15(3):249-253,T001
粤东塌山含锡花岗斑岩以岩脉产出,侵位年龄138Ma,含不等数量的原生铝质矿物,如红柱石、铁铝榴石、铁叶云母和白云母等。根据产出特征,红柱石被区分为两个世代,石榴子石分为三个结晶时期。结合全岩为过铝质(A/NKC=1.234),高的K2O/Na2O(2.15)、Rb/Sr(3.10)、K/Rb(215)比和ISr值(0.7131),低的εNd(T)值(-7.4)和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似于造山带铅演化模  相似文献   
7.
王克勤  李明凯 《矿物学报》1993,13(4):354-361
本文对丹凤西峡地区不同蓝晶石族矿床石榴子石进行了较系统的矿物学研究。从石榴子石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及氧同位素组成与矿床成因类型,主变质相的相关关系,总结出了石榴子石的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选矿试验全流程设计科学合理,各阶段试验过程严谨,原生矿选矿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红柱石回收率66.9%),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  相似文献   
9.
采用摩尔比为1∶1的NaOH-KOH混合熔融物对红柱石晶体各不同结晶学方向的自然晶面和切面进行了腐蚀实验,建立了红柱石晶体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相同腐蚀条件下,红柱石晶体同种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相同,不同单形的晶面(切面)腐蚀坑形态不同,故根据腐蚀坑形态可进行晶体定向。腐蚀坑形态能体现了晶体的对称性。红柱石晶体各晶面(切面)的腐蚀坑形态在三维空间分布的立体模型和投影图可用来进行红柱石晶体的定向及缺陷研究。  相似文献   
10.
章本仁 《地球化学》1984,(4):390-399,408
Opinions still vary widely on the origin of andalusite-sillimanite-bearing granite.The eombination of field observation and laboratory study of the andalusite-sillimanitebearing granite in the Daguzhai two-miea granite stock in the Taoshan composite mass has led to the preliminary conclusion that andalusite and silimanite in granite is of contaet hydrothermal metamorphic orig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