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9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帝都,其街巷地名大都带着浓厚的人文色彩。大街小巷的基本格局奠基于元代,形成于明代,清代虽有变动,但总格局未改变。它们与古都一起经历了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2.
艾伦 《中国地名》2012,(2):68-68
北京故宫作为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的宫廷建筑,处处体现着帝王的至高无上。民间大都知道"九五之尊"的说法,故宫的建筑的确与"九"和"五"两个数字有关联,如闻名中外的天安门城楼其城台设五个门洞,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故宫中许多建筑物的开门多为九间或五间,惟独太和殿的面宽是十一间,在整个故宫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为什么呢?"九"和"五"两个数字与封建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  相似文献   
3.
从永顺县城往东19.5公里,有一条河,叫灵溪,老司城就在河畔。灵溪河绕着老可城蜿蜒而过,成几字形。  相似文献   
4.
许凯  佐远波 《地图》2006,(1):34-41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 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并 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平津 告急,华北危机!故宫文物 又一次面临战争严酷的考验。 国难当头,新生的故宫博物 院面临重大抉择,故宫国宝 将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5.
唐博 《地图》2006,(6):68-75
崇德七年(1642年)八月,松锦战场。望着漫山遍野的尸体,望着山脚下欢呼雀跃的八旗将士,我兴奋不已。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生死较量,我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这是我期盼已久的时刻。春风得意的我,似乎已经依稀看到北京紫禁城的影子。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让我苍老了许多。以前所发生的事情,似乎又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6.
推介     
《地图》2009,(1):18-18
北京胡同 北京这座四九城.建城三千余年,建都八百余年.城内的风景除了紫禁城、护城河,王府和花园,自然还要数上横竖交错的胡同。本期推介挑选了4本有关于北京胡同的好书.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7.
顺治回忆录     
唐博 《地图》2006,(5):76-83
顺治十七年(1660年)十月八日,紫禁城承乾宫。皓月当空,凉风习习。本是秋高气爽的好季节,但在宫殿里只有肃杀哀恸之象。挂满白幔的殿庭中央放置着一张灵床,在烛光的照耀下显得阴森恐怖。我呆呆地坐在灵床旁边的地上,神态凝滞,默不做声。就在一个多月前,世界上最令我疼爱的董鄂妃去了,一个22岁的年轻生命就此凋零。爱妃的远去,让我万念俱灰;爱妃给我带来的快乐时光,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命运要这样安排?我想叩问天地,叩问神鬼,叩问列祖列宗。然而,天地寂寂,神鬼寂寂,列祖列宗寂寂  相似文献   
8.
周尚意 《地图》2011,(4):141-141
这里所说的西城是指北京的一个城区,它是一个令人"自豪"的城区。若要知道西城的地理位置,首先要了解北京的地理空间。北京作为中国古代的都城,历史上形成了层层拱卫的空间结构。明清确立的都城空间结构有四个圈层,它们自内向外以四道城墙为界:紫禁城城墙、皇城城墙、内城城墙和外城城墙。  相似文献   
9.
唐博 《地图》2008,(3):86-93
天启六年(1626年)五月初六日,北京。 这本是一个天空湛蓝、温度适宜的日子。然而,刚刚用过早膳,只听一声巨响, 乾清宫仿佛颤抖了一下。霎时间,紫禁城上空灰气涌起,天崩地裂,一片黑暗。被这突如其来的灾异吓得魂不附体的我,匆忙躲进建极殿避难。只有八个月大、刚刚被立为储君的皇三子,也因为这场灾异而受惊夭折。后来大臣们奏报说,那声巨响,是京城火药库所在的王恭厂在那一刻发生了大爆炸,一万多间房屋被震塌,近三千人补炸死或震死,甚至死者的衣服都飘到了西山之巅。爆炸 原因无从查明。 无独有偶,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九月,北京发生了强烈地震,兵械厂爆炸,声如雷霆,刀枪迸射,军民死伤无数。两个月之后,我来到了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相信“天人感应”的时代。两次神秘的爆炸,让我费解不已。也许我本不该做这个皇帝,也许我本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  相似文献   
10.
唐博 《地图》2009,(4):120-125
大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北京紫禁城。土木堡之变的噩耗,不亚于晴天霹雳。孙太后和钱皇后忙着搜罗宫中财物,打算送到关外,赎回皇上;大臣们好似热锅上的蚂蚁,有的主张南迁,有的主张死战。只有两个人没有慌:兵部侍郎于谦,以及代掌朝政的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