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台湾海峡西部柱状沉积物粘土矿物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台湾海峡西部10个柱102个样品的X 射线衍射等分析,鉴定了该区粘土矿物组合与含量变化,分析了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粘土矿物组合大多数站位以伊利石含量占首位,绿泥石和高岭石次之,且含少量蒙脱石;伊利石含量随距岸、水深的增加而递增,高岭石则反之;蒙脱石含量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绿泥石含量呈斑块状分布;775和819号站有典型的陆相层,为早玉木冰期的“台湾陆桥”或“东山陆桥”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
黄、东海海域水团发育对底质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黄、东海海域底质沉积物中的细粒级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和全粒级碳酸盐含量分析、对比上覆水团和悬浮体资料,探讨研究区水团发育消长对底质沉积物分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可以划分为长江冲淡水影响的长江型物质沉积区;黄海水影响的黄河型物质沉积区和黑潮水以及东海次表层水影响的残留型物质沉积区。而水团发育消长可直接影响下伏底质的分布特征。黄河型物质沉积区与残留型物质沉积区的分界相应于黄海冷水向东南扩展与黑潮次中层混合水向陆架爬升互为消长的长期综合平衡位置,而黄海冷水向东南的扩展范围代表着黄河物质在陆架向东南扩展沉积的最大范围.  相似文献   
3.
沿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有效结合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浙江沿海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重金属有效结合态与沉积环境、矿物组成和人为排放等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沿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积累数量,呈现出潮汐河口沉积物>沿海沉积物>强潮汐河口沉积物的趋势,这反映了不同沉积类型对重金属富集作用的差异;重金属的有效结合态,总体上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可交换态的顺序存在,但是不同的重金属或同种重金属在不同的采点,主要有效结合态的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不仅与重金属的地球化学性质、沉积环境和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组成有关,更受到重金属污染物的人为排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铬酸根离子在羟基铁离子一蒙脱石体系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矿,电镀,制革等行业废物排放及含Cr矿物风化可造成一些地区土壤和地下水的Cr污染,Cr主要以三价和六价形式存在,其中Cr(Ⅵ)有强的迁移能力,对动植物均有很强的毒害性。研究了在氧化,酸性条件下,土壤及土壤溶液中的蒙脱石和羟基铁离子共存时对铬酸根离子(主要以HCrO4^2-)和CrO4^2-等Cr(Ⅵ)形式存在)的吸附行为,进行了蒙脱石,羟基铁离子,Cr(Ⅵ)离子添加顺序不同的3个系列的实验,重点研究了Cr的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值,环境温度,吸附时间,溶液离子强度对3个系列Cr吸附行为的影响,并与羟基铁离子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蒙脱石-羟基铁离子体系的Cr吸附能力明显强于蒙脱石而低于羟基铁离子,其Cr吸附率随Cr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的升高和吸附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升高,而pH值对不同系列的Cr吸附率有不尽相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Sedimentological, cyclic-stratigraphic, paleomagnetic, and clay-mineralogical studies on the early Oligocene Yaxicuo Group in the Hoh Xil Basin, the largest Cenozoic sedimentary basin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rovide abundant information of paleoclimate changes. A 350-m thick section in the middle-lower Yaxicuo Group was analyzed to reveal the climatic history that occurred in the Hoh Xil region during the early Oligocene interval 31.30-30.35 Ma, dated with the paleomagnetic chronostratigraph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d and cold climate dominated the Hoh Xil region during the early Oligocene in general, being related to the global cooling and drying events that occurred in the earliest Oligocene. Within this period, relatively warm and wet climate accompanied by strong tectonic activity occurred in the 31.05-30.75 Ma interval; while add and cold climate and relatively inactive tectonics occurred in the 31.30-31.05 and 30.75-30.35 Ma intervals. Furthermore, spectral analyses of high-temporal resolution paleoclimatic records show orbital periods including eccentricity, obliquity, and preces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paleoclimate changes during the early Oligocene in the Hoh Xil region were forced by both tectonic activity and orbital periods.  相似文献   
6.
7.
8.
9.
贵州首次发现累托石粘土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关明 《贵州地质》1990,7(1):74-76
1989年初,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进行大方县坡缕石矿普查评价的同时,对二迭系上统龙谭组含黄铁矿粘土岩进行了取样,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测试,在贵州首次发现了累托石粘土矿。 据资料,累托石矿物,于1891年由E.W.Rector发现并命名。累托石矿物晶格是由类蒙托石与类云母层规则交替组成,所以累托石不仅具有蒙脱石的膨胀性、分散性及水化性能,而且  相似文献   
10.
陈礼宽 《江苏地质》1995,19(4):232-235
江苏部分非金属矿产开发研究回顾陈礼宽江苏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研究所,南京,210018关键词:非金属矿产,开发研究,利用,江苏ReviewfortheExplotationandResearchofPartialNon-MetallicMiner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