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503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1928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滇西北雪鸡坪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雪鸡坪中型斑岩铜矿床位于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弧,成矿斑岩为石英闪长玢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属于印支期产物。含矿岩体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发育强硅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粘土化-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工业矿体赋存于斑岩体中心强硅化和石英绢云母化带内。矿化类型以网脉状矿化为主,细脉浸染状矿化不发育。本文对主要矿化阶段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系统进行了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谱学研究,发现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可以分为水溶液包裹体、CO2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3类,子矿物主要为石盐、方解石、赤铁矿和少量CaCl2水合物及不透明硫化物。其中含子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0~420℃,盐度为33.48%~75.40%NaCl equiv.,密度为1.01~1.09g/cm^3。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包裹体的液相成分主要为H2O,气相成分为H2O和CO2。早期水溶液包裹体和CO2包裹体共生,其均一温度相近,以及纯CO2包裹体的发现,指示成矿流体存在不混溶现象,这种不混溶是由原始岩浆流体“二次沸腾”作用产生的。CO2相分离、温压条件降低和pH值升高是雪鸡坪斑岩铜矿硫化物沉淀的主要原因。晚期低温、低盐度的流体可能来源于大气降水与岩浆流体的混和,对矿化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
有色噪声作用下的卡尔曼滤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PS载波相位三差观测量进行动态定位(或精密导航),就必须研究有色噪声滤波的理论问题.根据需求,推导了动态噪声、观测噪声为有色噪声的线性系统滤波公式,并证明白噪声卡尔曼滤波是有色噪声卡尔曼滤波的特例,或者说有色噪声的卡尔曼滤波是白噪声卡尔曼滤波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沉积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宗清 《沉积学报》1990,8(2):23-31
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海侵主要由南而北,晚时海水北来明显。早、中时扬子海实为一东西向狭长形海湾,地形西高东低,低潮线约在皖南铜陵、巢县向;海水除由下扬子湾可随潮而溯流入中扬子湾外,并可由荆江潮口随潮而进入中扬子湾,再西而入上扬子湾,此即早、中时潮坪沉积分布特宽的原因。晚时江南古陆下沉,南北海水大侵,使海侵达到高潮,改早、中时局限海为正常浅海沉积,岩性单一,生物繁茂,厚度较大。早、中时中、上扬子区潮间带准同生白云岩发育,易为后期淡水溶蚀而多孔,是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沉积相。  相似文献   
4.
唐雪莲 《云南地质》2005,24(2):218-224
对河北大麻坪宝石级橄榄石物理化学及宝石学特征进行研究后,初步提出矿床成因模式,对于相似地区的碱性玄武岩地区的橄榄石宝石矿床的勘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呼伦西白金矿点外围异常查证工作中,采用围山短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土壤测量为辅的方法,圈定以金为主的综合异常8处,发现金矿脉4条(III~VI号)、锑矿化带1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地质找矿效果。该方法可供同类地区开展异常查证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石英砂岩、粉砂岩中,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景星组砂岩的铅同位素组成比较接近,表明壳源物质参与了成矿作用。作ZartMan图解和△γ—△β图解表明,矿石铅属于壳幔混合来源。矿石铅μ值介于9.43—9.65之间,Th/U比值介于3.72—3.87之间,表明矿石铅为壳幔混合铅。该矿床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硫来源于深部地幔硫遭受地壳硫的混入。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开放体系之中,成矿物质来源为深部幔源物质混合了壳源物质。  相似文献   
7.
云南白秧坪银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白秧坪银多金属矿床是滇西兰坪盆地内新发现的矿床,属东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一部分。矿床主要产于下白垩统景星组石英砂岩、粉砂岩中。本文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入手,与滇西喜马拉雅期富碱岩体相比较,它们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区,这种源区被认为是壳—幔物质混合的一种“EMⅡ型”富集地幔源。  相似文献   
8.
扬子板块中部南山坪背斜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山坪背斜位于扬子板块中部,核部上震旦统含有大量沥青,是一个被破坏的古油藏。笔者通过建造分析认为震旦纪至中三叠世属于古隆起发育阶段,进一步划分出震旦纪古隆起雏形期、早古生代古隆起保持期和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古隆起发展期。晚三叠世至新生代属于断裂褶皱发育阶段,进一步划分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宽缓背斜发育期、燕山运动Ⅱ幕断展背斜发育期、燕山晚期和喜玛拉雅期背斜改造期。南山坪古油藏以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为储层,以上覆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碳质泥岩和石煤为烃源岩,志留纪至中三叠世古隆起聚集油气,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是油气再分配和南山坪古油藏形成时期,之后是古油藏被破坏时期。  相似文献   
9.
河南熊耳山区的铁炉坪银矿定位于高级变质基底中的NE向断裂带中,是熊耳山脉状造山型金、银、铅锌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作用包括了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形成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脉3类矿物组合。早阶段成 矿温度大约为373℃左右,成矿流体δD=-90‰,δ~(13)C_(co_2)=2.0‰,δ~(18)O=9‰,来源较深;晚阶段流体温度<203℃,δD=70‰,δ~(13)C_(co_2)=-1.3‰,δ~(18)O=-2‰,属于浅源大气降水热液;中阶段流体均一温度210~249℃,δD=-109‰,δ~(13)C_(co_2)=0.1‰,δ~(18)O=2‰,是深源与浅源流体的混合。对比讨论表明,熊耳山区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熊耳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类的三者之一或它们的混合物,均无法提供具有早阶段流体D-O-c同位素组成(高δ~(18)O和δ~(13)C,低δD)的成矿流体,表明早阶段流体来自栾川群和管道口群的碳酸盐-页岩-硅质岩建造的变质脱水作用。矿石硫同位素组成较低,铅同位素比值较高,同样不可能来自熊耳山的主要地质体,更不可能来自其下伏的地幔和下地壳,指示成矿物质和流体应主要来自栾川群和管道口群。尽管栾川群和管道口群地层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尚待补充,铁炉坪银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似乎只能借助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才能合理解释。即华南与华  相似文献   
10.
淄博地区本溪期—石千峰期沉积环境经历了障壁岛—泻湖—台地环境,三角洲环境,曲流河环境体系的演替。相应的泥炭形成环境有不稳定的局限泻湖泥炭坪,较开阔泻湖泥炭坪,中等稳定的开阔泻湖泥炭坪,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两侧的泥炭沼泽,洪泛平原上的泥炭沼泽。成煤植物上,本溪期以Cordaites,Lepidodendrales,Neuropteris为主,太原期华夏植物群发展,Lepidodendron,Cordaites继续发育,真蕨纲和种子蕨纲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山西期以Odontopterissp.,Annulariaorientalis,Pecopterisorientalis,P.norini为主。自煤系形成至今,本区经历了海西印支期的普遍沉降埋藏、燕山期的普遍抬升局部断陷、喜山期的剥蚀、新构造运动期的差异沉降等阶段。古构造、古气候对本区成煤环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