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南京汤山驼子洞洞穴堆积观察描述和样品分析测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汤山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历史,讨论了驼子洞堆积的时代、堆积过程和方式,并对其蕴含的构造、地貌、气候和生物进化等古环境信息进行了合理的挖掘。初步研究表明驼子洞堆积可能是跨早更新世与中更新世早期的地层,其上部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堆积可能反映了偏暖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2.
3.
4.
《海洋世界》2008,(12):9-9
长期以来,科学家都认为毛发最初出现在哺乳动物中。毛发可为哺乳动物提供隔离和保护,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生物进化上的创新。一项新研究表明,毛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亿年前古生代的爬行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绿色变色蜥蜴的基因组中有6个编码角蛋白的基因(在哺乳动物中角蛋白与毛发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6.
莫知 《海洋世界》2006,(12):30-33
十一月上旬,东京的科学家宣布最近有渔民捕获的一头宽吻海豚竟长有一对额外的后鳍,这有可能是后肢的残余部分。这对后鳍大概有成人的手掌那么大,它们远小于海豚的正常前肢,从其身体腹面接近尾部的地方向外突出。科学家针对海豚后鳍的成因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榆社是闻名中外的"化石之乡",境内蕴藏着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以丰富的新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而闻名于世,其数量多、种类全、地层连续时间长,为世界之最,故有"哺乳动物化石宝库"的美称,已成为研究新生代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的重要基地。1961年3月18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古脊椎动物化石重点保护区"。榆社化石博物馆位于山西省榆社县城迎春南路,1983年7月兴建,是山西省唯一的一座县级化石专题博物馆,共  相似文献   
8.
百川归海,海纳百川。海之浩瀚、海之伟力、海之博大,人皆共睹。然而,美丽深邃的海洋,她慈爱无私、富饶珍贵、包容厚德,却尚未赢得人们真正的敬重。海是生命之源,海是人类之母。据科学家考证,原始的生命体大约于35亿年前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之后,人类最终从一种3亿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鲨鱼进化而来。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丰富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交通资源……蔚蓝的海洋,还以慈母般的胸襟拥抱和接纳  相似文献   
9.
朱晓华 《地理研究》2013,32(8):1577-1577
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是地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有机体的地理分布,它既古老又年轻,早在19世纪中叶,探险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就首先使用了这一词汇。因其研究兼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和地域性特征,故一直是当代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隔离分化生物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提出,加之强调了生物进化与地球演化同步的概念,从而使生物地理学从现实描述走向对过程的解释。由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陈克龙、苏旭  相似文献   
10.
陈瑞芳 《地理教学》2011,(14):40-42
一、设计趣味性活动探究,侧重点是动手 在湘教版必修I第三章第一节,不同时代“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部分内容,用传统授课法,会显得枯燥乏味,影响学生参与的有效性。若把此内容设计成一个游戏式的探究活动课题,则可以明显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从而免除传统授课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