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提要:洛吉蛇绿混杂岩分布于云南香格里拉县,由镁铁质—超镁铁质堆晶岩块、辉长-辉绿岩墙群、玄武岩及条带状硅质岩等以构造混杂方式产出。岩相学研究发现其中堆晶岩块与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具有相似性,矿物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洛吉蛇绿混杂岩单斜辉石种属为富镁贫铁和高钙的普通辉石,其母岩浆属亚碱性系列的拉斑玄武岩浆,辉石晶体中阳离子取代特征显示其形成于高温低压的条件,辉石形成温度为986~1118 ℃,压力为0.18~0.22 GPa,结合矿物成分和演化特征,认为该套混杂岩为甘孜—理塘蛇绿岩带残余产物。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首次用国际通行的考古学方法对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洛吉乡的岩布洛、花岩和腰岩3个岩画点进行详细的测量、三维摄影、摄像和描述,首次发现了二维和三维艺术形式同时出现的现象。金沙江岩画是有绝对年代数据的中国最古老的岩画,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岩画的一个独特类群而与欧洲法国、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岩画类似。金沙江岩画是来源于史前文化交流还是趋同进化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川西与滇西北接壤的乡城-洛吉地区,经过印支期甘孜-理塘洋俯冲-消减于中咱地块之下,将中咱地块(义敦岛弧)、扬子地块焊接成一体之后,进入整体演化阶段。即254~203Ma之后,65Ma喜马拉雅期碰撞造山之前的76~85Ma间,发育了南北向展布的乡城-洛吉燕山期过铝质-弱铝质A型花岗岩带,由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等组成,属于岛弧基础之上经历了岛弧岩浆作用的陆壳,或大陆碰撞旋回的异常地壳(幔源岩浆岩、碰撞造山,地壳加厚)派生富碱和铝、贫水的A型花岗岩。发育强烈的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形成岩体边部角岩带内细脉状黄铜矿及团块状辉钼矿化;中部蚀变花岗岩内的辉钼矿石英脉、稀疏粗晶和浸染状辉钼矿;沿裂隙发育石英-辉钼矿脉3种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4.
从矿物学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对香格里拉洛吉玄武岩进行研究.该玄武岩的w(SiO2)为45.08%~50.50%,w(MgO)为2.86%~14.73%,w(Na2O+ K2O)为1.78%~6.34%,且Na2O>K2O,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相对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LREE/HREE=1.88~9.61),轻重稀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异,没有明显的Eu异常(δEu=0.91~1.1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P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且表现出Pb的强烈富集,Ba和Sr元素有明显的波动.研究表明,该玄武岩为富集岩石圈地幔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5%~20%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板块汇聚边缘的构造环境,在成岩的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地壳混染,并且发生了橄榄石、单斜辉石、磷灰石、金红石的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