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410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1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哺乳动物与气候波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全新世哺乳动物群有众多地点,并已作了详细研究,绝大多数地点有^14C的年代测定,全新世一更新世的界线,作者根据哺乳动物及^14C年代测定,在12-10kaB.P之间,可作为二者之间的过渡层位,在10kaB.P。可作为全新世的开始,中国的全新世大暖期出现于8.5-3.0kaB.P。在此期间内的哺乳动物偏南种类似为明显,如亚洲象,苏门犀及爪哇犀等,在5.6-3.0kaB.P。这一时期内的气候波动剧  相似文献   
3.
泥河湾盆地东部的洞沟剖面出露一套以湖相为主的地层,其顶部覆盖了末次间冰期古土壤与末次冰期黄土。测量了该剖面的光谱光度和磁化率,结果显示,亮度(L*)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与色度a*、色度b*相反,即低亮度值对应高色度值。砂层的亮度值相对低,而质量磁化率高。亮度记录可以与洛川黄土剖面的磁化率记录对比,即亮度低值段可与磁化率高值段对比,这可能源于两者都受东亚季风的控制。对比后获得了30个时间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洞沟剖面测量参数的时间序列。谱分析表明,各参数的时间序列显示了主要的米兰科维奇周期,这显示泥河湾古湖沉积物对古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4.
广西崇左三合巨猿大洞早更新世小哺乳动物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在广西崇左三合大洞发现了步氏巨猿和似人似猿共生的新层位,与之伴生的有52种小哺乳动物,占三合大洞巨猿动物群总数的62%,其中苏门答腊兔(Nesolagus)是东南亚地区首次发现的化石。小哺乳动物群以南方早更新世常见的偏皮氏毛耳飞鼠(Belomys parapearsoni)、中间猪尾鼠(Typhlomys intermedius)、拟低冠竹鼠(Rhizomys brachyrhizomyoides)、硕豪猪(Hystrix magna)、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edwardioidesi)等为代表,根据小哺乳动物群性质和与其他动物群对比以及磁性地层年代测定,表明其时代应是早更新世中期(约距今120160万年前)。该动物群由树鼩、扁颅蝠、小彩蝠、飞松鼠、笔尾树鼠、猪尾鼠等几乎是旧大陆热带-亚热带森林型动物组成,缺少北方类型,基本上属于热带森林动物群,这表明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为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环境。三合大洞小哺乳动物群是广西地区的首次发现,对华南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详细划分,探讨步氏巨猿演化和早期人类环境背景等目前科学界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Concentrations of some heavy metals and trace elements such as Cr, Ga, Ni, Zn, Mo, Cu, Pb, Yb, Y, Nb, Ti, Sr, Ba, Mn, Sc, Co, V, Zr, Fe, Al, W, Se, Bi, Sb, As, Cd in recent mollusk shells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distribution and deposits collected from various depths in the southern and southwestern parts of the Marmara Sea are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ments in the shells is categorized into four groups. Of these, concentrations of 12 elements (As, Bi, Cd, Co, Ga, Mo, Nb, Sb, Se, Sc, W and Yb) are below zero [(0.053-0.79)×10^-6]; concentrations of seven elements (Cr, Ni, Pb, V, Y, Zr and Cu) are (1.0-6.0)×10^-6; concentrations of four elements (Ti, Mn, Ba and Zn) are 10- 20×10^-6; and concentrations of five elements (Si, Al, Fe, Mg and Sr) are (47.44-268.11)×10^-6. The tax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9 elements were studied separately in mollusk shells such as Chamalea gallina (Linn6), Pitar rudis (Poli), Nassarius reticulatus (Linn6), Venerupis senescens (Coocconi),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Lamarck), Mytilaster lineatus (Gemelin in Linne) and Chlamys glabra. It was found that, in mollusk taxonomy, the elements have unique values. In other words,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various mollusk shells depend mainly on the tax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mollusks. In various bionomic environments different element distributions of the same speci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s of the each environment.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organisms are the most active and deterministic factors of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6.
泥河湾等中新生代内陆古湖盆现代可划分为埋藏型、覆盖型或裸露型古湖盆,具有诸如内陆静湖沉积区的水文地质特征,研究其沉积相及储水构造等水文地质特征,在内陆干旱、半干旱区供水水源地具有重要的水文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7.
裴文中 《第四纪研究》1994,14(4):297-306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简介裴文中编者按:下面发表的这篇手稿,是裴文中先生1980年赴日本讲学前写的。在这篇手稿中,裴先生阐述了他对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几个问题的看法,如实地反映了裴先生的学术观点。手稿上的“请提意见”字样,表明这是一份初稿。手稿介绍的六个问...  相似文献   
8.
下扬子区大隆组的底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金英 《地层学杂志》1990,14(3):209-215,T002
<正> 下扬子区大隆组化石丰富、牙形刺动物群以 Neogondolella subcarinata-N.chang-xingensis组合为特征,与长兴组一致;而菊石动物群既有长兴阶的Pseudotirolites,Ple-uronodoceras,Tapashanites分子,又有吴家坪阶的 Anderssonceras,Konglingites分子。郭佩霞同志协助笔者对江苏南京湖山、团山、安徽铜陵杨桃山、南陵丫山、泾县晏公  相似文献   
9.
云南元谋古猿动物群化石埋藏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元谋小河-雷老一带含古猿新近系(上第三系)是一套紫红色含砾细砂-粉砂岩,夹有多层黄色砂砾石层。化石埋藏学研究及含化石层岩性特征、组合及沉积构造表明,该层以山前洪积堆积为主,并有发育的扇上河道沉积。通过30余个发掘地点化石野外埋藏资料及数千件化石标本的分析鉴定,化石埋藏类型有两种,埋藏Ⅰ型的化石数量稀少、保存完整,赋存在扇体细粒沉积物中;理藏Ⅱ型化石保存丰富但相当残破,赋存在粗粒沉积的扇上河道各个部位。化石埋藏类型与古气候、古生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化石埋藏特征表明该区自然环境分带已形成。元谋古猿动物群的生存时代是一个从森林向草原-灌丛环境过渡的动荡时期。  相似文献   
10.
泥河湾盆地和黄土高原堆积着我国第四纪划分和对比的标准地层,同时也是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两者沉积环境不同,但都较为连续地记录了中国北方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和古人类活动的信息。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个重要地区的地层进行了对比,并列出了两个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地层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