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天然气资源评价重点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天然气资源评价重点参数主要包括产气率、运聚系数、区带评价参数与可采系数等4项.首先,通过生物气模拟、不同类型干酪根的产气率模拟实验,建立生物气、煤岩、不同类型泥岩与碳酸盐岩的产气率图版;其次,通过相关分析,建立运聚系数与地质参数的关系模型: 运聚系数=0.298-0.00259×烃源岩年龄 0.218×有机碳含量-0.00223×成藏关键时刻-0.00 236×盖层厚度 0.0009×盖层埋深-0.286×不整合数 0.000104×储层年龄;第三,在大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天然气区带地质评价参数体系与取值标准;最后,基于岩性和驱动类型两大因素将天然气藏分为5种类型,其中:碎屑岩水驱气藏的可采系数为50%~70%, 碎屑岩气驱气藏75%~90%,碳酸盐岩水驱气藏55%~80%,碳酸盐岩气驱气藏80%~95%,致密气藏40%~55%.  相似文献   
2.
透镜状水驱气藏是一种不同于中深层构造气藏的零散气藏。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实施了不同开发阶段的综合油藏管理。在开发初期实施了以地质综合研究为基础、"亮点"、"AVO"等为核心的气藏地震勘探描述、以气藏工程研究为主要手段的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以提高钻井成功率。在开发中期,为了延长气田稳产期则主要是加强气藏动态分析,适时进行开发调整。而进入开发后期,则应实行气井的分类管理,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以研究剩余气的分布规律为突破点,充分利用地质及动态资料实行精细气藏描述。在开发过程中,始终从气层保护出发,探索究配套工艺措施,目的是提高气井产能,延长气田无水采气期。综合油藏管理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透镜状水驱气藏的最终采收率,大大提高了气藏的开发效益。同时,对其它类型气藏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宇  杨君 《矿物岩石》2002,22(4):90-92
在利用物质平衡方程计算水驱气藏地质储量时 ,传统的试凑法虽然有一定科学合理性 ,但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参数 ,在精确计算中因工作量大 ,很难推广。为此 ,在分析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 ,建立最优化模型 ,并引入全局寻优性较好的模拟退火方法进行求解。经实际计算表明 ,方法具有全局收敛性 ,计算结果有较高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杨宇  杨君 《矿物岩石》2002,22(4):90-92
在利用物质平衡方程计算水驱气藏地质储量时,传统的试验凑法虽然有一定科学合理性,但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参数,在精确计算中因工作量大,很难推广。为此,在分析水驱气藏物质平均方程的基础上,建立最优化模型,并引入全局寻优性较好的模拟退火方法进行求解。经实际计算表明,方法具有全局收敛性,计算结果有较高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水溶解气对水驱气藏开采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溶解气的释放能对气藏的开采动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计算水溶解气饱和度和水溶解气释放产生的水侵量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分析证实,在有水气藏的开发过程中,水溶解气的贡献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或地层压力的下降,水溶解气的贡献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只有水体很小(≤0.01)或很大(≥50)时,才能忽略水溶解气的影响(<2.6%)。0.5~2倍水体的影响最大,对水侵量的贡献可达39.25%。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水溶解气饱和度逐渐增大,当地层压力小于原始地层压力的25%左右时,水溶解气饱和度迅速增大。但是,由于地层压力往往难以降到原始地层压力的10%以下,所以,最大水溶解气饱和度一般不会超过10%。在水溶解气饱和度达到临界气饱和度以前,水中的溶解气并不能流动;但是,会减缓地层压力的下降速度。与天然气原始地质储量相比,虽然水溶气储量的规模较小,但是由于天然气具有较大的压缩性,当地层压力降至一定程度时,水溶气膨胀对水侵作用的影响力不可忽略,应该与压差和采气速度同时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透镜状水驱气藏是一种不同于中深层构造气藏的零散气藏。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实施了不同开发阶段的综合油藏管理。在开发初期实施了以地质综合研究为基础、“亮点”、“AVO”等为核心的气藏地震勘探描述、以气藏工程研究为主要手段的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以提高钻井成功率。在开发中期,为了延长气田稳产期则主要是加强气藏动态分析,适时进行开发调整。而进入开发后期,则应实行气井的分类管理,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以研究剩余气的分布规律为突破点,充分利用地质及动态资料实行精细气藏描述。在开发过程中,始终从气层保护出发,探索研究配套工艺措施,目的是提高气井产能,延长气田无水采气期。综合油藏管理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透镜状水驱气藏的最终采收率,大大提高了气藏的开发效益。同时,对其它类型气藏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