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殷墟文化发生的环境背景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农业单元122个表土样品花粉分析结果表明,安阳地区表土花粉组合中草本植物花粉含量最高,以禾本科、蒿属、藜科和十字花科为主,乔木植物花粉百分含量较低,以松属、桦属、胡桃属、黄栌属、栎属为主,应为西部太行山区传播而来。汪家店和茶店陂两个全新世地层自然剖面孢粉分析表明,约 10000cal.aB.P.以前,安阳地区分布着以松属、栎属、桦属等为主的落叶阔叶林;  约 10000~8200cal.aB.P.,气候变暖,降水量增加,森林植被中夹杂着常绿栎等亚热带树种;  约 8200~3400cal.aB.P.,安阳地区进入全新世大暖期,森林植被演变为亚热带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  商王朝在安阳地区建都后(3400cal.aB.P.后),乔木植物花粉急剧减少,草本植物花粉和中华卷柏百分含量升高,表明森林被大量砍伐,砍伐后的林地开垦为农田,主要种植禾本科等农作物;  两条剖面上部的冲积层中出现大量中华卷柏孢子,表明森林植被破坏后水土流失加剧。古地貌面孢粉分析也证明殷商时期安阳地区生长有亚热带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气候和植被条件适于野象生存;  殷墟附近为禾本科农作物花粉高含量区,表明殷商时期农业已具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2.
正黄河下游始于何处,不同版本的现行中学地理课本均以旧孟津为界。孟津前面为什么要加上一个"旧"字,原来孟津历史上为黄河南岸主要渡口,兵家必争之地。周武王伐纣,先在此会盟后再率军渡河北上,直捣商朝都城(安阳殷墟)。金代以孟津为县名,明嘉靖时县城迁到洛阳东北邙山北麓黄河岸边。1959年,又迁往洛阳北边的长华镇(现城关镇)。新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13,(4):76
通过考古发掘成果表明,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迄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我国黄金的开采和使用亦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认识了黄金. 根据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各种金器的出土墓葬或遗址的年代,最早的为商代早期.如河南郑州商代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珥形金饰,河南辉县殷代墓葬和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金块、金箔、金叶都证明了我国早在3500年以前就已开始使用黄金,并掌握了加工制作金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4.
王学孟 《地质学刊》2011,(2):222-224
从地质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多年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古玉来源与殷商时代古玉的承袭关系,并对比了当时中原与新疆地区古玉的开采应用水平,认为"古玉石之路"是不存在的;殷墟古玉是承袭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玉来源,仍属于"就地取材"或"近地取材".  相似文献   
5.
罗颖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4):103-107,126
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是一项综合而又技术性很强的工程。随着河南世界文化遗产数目的增多,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游客进行深度的文化解读提供了帮助。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安阳殷墟文化遗产景区解说系统现状,并结合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基本模型所关注的六大要素,提出未来安阳殷墟景区应进行科学系统的理念规划和形象设计、解说系统空间布局规划和分级解说服务系统规划,并注重对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远昌 《地图》2006,(5):50-55
7月是火热的季节,在河南的安阳更是异常地火热。530万安阳市民多日里心情热烈又伴着焦急,他们期待着殷墟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北京时间7月13日下午3时前后,大会21个成员国代表一致通过,殷墟终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1、甲骨文是用什么工具刻的 在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文,这是商代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文字.  相似文献   
8.
金矿业简史     
《西部资源》2012,(6):49-49
一、中国古代黄金矿业的历史渊源通过考古发掘成果表明,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迄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我国黄金的开采和使用亦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认识了黄金。根据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各种金器的出土墓葬或遗址的年代,最早的为商代早期。如河南郑州商代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珥形金饰,河南辉县殷代墓葬和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金块、金箔、金叶都证明了我国早在3500年以前就已开始使用黄金,并掌握了加工制作金的工艺技术。中国黄金生产在世界黄金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痕,构成了世界黄金史的重要篇章。从世界采金史来  相似文献   
9.
张海峰 《河南气象》2006,(3):F0004-F0004
安阳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殷墟故里,最早的天气现象记载就是在这里发现的。近年来,安阳气象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到过安阳市气象局的人,都会为这里优雅的环境和气象人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所折服。  相似文献   
10.
《地图》2006,(5):9-9
2006年7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开幕,大会于7月12日审议通过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定,7月13日又通过了将中国的殷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定。至此。中国已有33处文化遗址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