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5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841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491篇
地球物理   608篇
地质学   2885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15篇
自然地理   90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详细地论述了新疆阿尔泰哈巴河一带古生代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分为三个类型,认为火山岩是在陆缘裂陷槽的区域构造背景下发生和演化的。对各类型火山岩岩浆来源,上升模式也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3.
TL ages of 56 loess samples collected from Xinjiang and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fine-grained quartz and man-made light source bleaching techniqu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The well-preserved loess sections in Xinjiang began depositing 400000 a ago.The loess/paleosol series may be comparable with that observe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ut the depositing time was probably delayed by 30000-50000a.2.The bottom boundary age of the Malan loess varie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The TL dat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70000-130000 a and 30000-50000 a.The TL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ppearance of two warmer climate periods since the Pleistocene,indicating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stratigraphic development of loess,i.e.,paleosol occurred in the warm climate period in the same location,but loess was deposited in other locations.The initial age of loess deposition tends to become older from west to east and from south to north .In contrast ,the cold cli-matic belt showed an opposite trend.The TL ages of loes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Quaternary stratigraphy throughout geological times and the shift tendency of climatic belt.3.The depositing rate of the Malan loess along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varies from place to place but the TL age show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positing thickness.The de-positing rate of loess in the north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suggesting that loess materials are derived from desert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4.
遗迹化石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和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为例,探讨了遗迹化石与层序地层学的关系,表现在3个方面:1)层序界面的识别层序界面位置发育有特征性的受基底控制的遗迹相,且界面上下遗迹组合类型发生变化;2)准层序界面的识别较深水环境中,界面上下生物扰动强度明显差异,界面之下扰动强度较大,扰动指数可达到3,而界面之上几乎没有生物扰动,且在同一准层序内部,由下至上,扰动强度逐渐增大;3)旋回层序的识别:在潮控滨线环境中,单个准层序内部,由下至上,高能环境的Skolithos遗迹组合逐渐变为中低能环境的Planolites-Palaeophycus遗迹组合和低能环境的Cochlichnus-Planolites遗迹组合,由下至上呈现旋回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疆塔中南坡奥陶系的地层缺失和沉积相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奥陶系内部6个组沉积的时间片段拟定塔中南坡不同区块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部分关键层段的牙形石和几丁虫组合特征证明一间房组和恰尔巴克组在塔中部分井区是存在的,但恰尔巴克组的分布范围最狭窄。总体上,塔中南坡隆起区地层缺失较多,古城墟隆起基本完整。据缺失状况和岩相展布,显示塔中南坡的沉积单元具有由东往西迁移的特征,且各时段迁移的距离与速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腹部Z2井三叠系地层及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准噶尔Z2井三叠系各组的岩性、电性特征进行了详细解释与描述,对各组的孢粉、大孢子组合特征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该井三叠系地层划分为自碱滩组、克拉玛依组和百口泉组,且将其与邻区钻遇的三叠系进行了横向及纵向对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测、录井资料的精细解释,并借鉴前人的区域沉积相研究成果,探讨了该区三叠纪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野外考察过程中,于新疆乌恰地区早侏罗世康苏组沼泽相砂岩层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变形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通过模拟试验的对比研究认为,该软沉积物变形机制与液化作用有关,触发沉积物液化的动力是古地震,并且根据地震震级与液化最大震中距的关系,推测出造成早侏罗世软沉积物变形的里氏地震震级为6相似文献   
8.
新疆境内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早侏罗世走滑的古地震证据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野外考察过程中,于新疆乌恰地区早侏罗世康苏组沼泽相砂岩层中,发现并识别出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层,变形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通过模拟试验的对比研究认为,该软沉积物变形机制与液化作用有关,触发沉积物液化的动力是古地震,并且根据地震震级与液化最大震中距的关系,推测出造成早侏罗世软沉积物变形的里氏地震震级为6相似文献   
9.
张作衡 《地质学报》2008,82(11):1494-1503
本文通过对西天山地区比较典型的达巴特斑岩铜钼矿床矿区范围内出露上的英安岩和花岗斑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对英安岩和流纹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定年研究,分别获得了315.9±5.9Ma和278.7±5.7Ma。岩石化学、微量以及稀土元素特征表明从英安岩到花岗斑岩,岩体具有明显的分异演化特征和很好的继承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精确定年为准确厘定火山岩形成的时限和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依据。结合已有的Re-Os法获得的矿化年龄,表明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278.7±5.7Ma),西天山地区进入板块碰撞-板内伸展阶段,由于板内幔根的部分熔化,造成深源斑岩岩浆侵位,在达巴特矿区形成了由花岗斑岩、流纹斑岩和流纹质凝灰熔岩组成的椭圆形火山机构,并导致相关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新疆黑英山-查汗沙拉-地那达坂地区锑矿成矿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天山南段的黑英山-查汗沙拉-地那达坂锑多金属矿化区为中亚南天山成矿带的东延部分,区内广泛分布有泥盆系滨浅海含碳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岩石具有较高的Sb背景场,异常多呈Sb、Au、As、Hg等元素组合异常出现,异常区内已发现有查汗沙拉、阿特达坂和地那达坂等多个锑矿(点)床.区内锑矿化及异常均受近Nw向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