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文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代中国退耕还林是生态恢复再造秀美山河的宏伟工程,也是一项惠及和影响子孙后代的文明工程.这项工程总投资3400亿元,工期10年(2000年至2010年).它与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南电北输等工程一样举国瞩目.但是最体现农民利益、最受农民欢迎的当数共和国退耕还林工程.  相似文献   
2.
各市国土资源局通联站:根据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具体工作方案》,关于加大"双保"宣传力度,在《南方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3.
4.
品读的艺术     
中国字很有意味:“品”字一字含有丰富的感情,比如;“辨”、“尝”、“评”之意。在阅读教学中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通过读让学生辨文章思路,尝文章内涵,评词句运用之巧妙。这种“品”读,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一种重要手段。语文,是奇妙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语  相似文献   
5.
前言     
丁一汇 《大气科学》2014,38(4):615-615
正陶诗言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一年来,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我们怀念他在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攀登,怀念他为中国气象事业做出的卓越成就和重要贡献,更怀念他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力量。陶诗言先生是我国天气学和天气预报的科学大师。他一生为中国的天气学理论、天气分析以及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寒潮、东亚梅雨、东亚季风、卫星气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本刊很多投稿作者预留联系方式不全,尤其是很多文章中的图序、图题和表序、表题都没有英文,给编务和审稿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刊特提醒投稿作者注意:1.凡给本刊投稿的作者,请一定在论文最后单独写明:投稿日期、联系地址、手机号码、E-mail、作者简介,其中手机号码尤为重要。如因登记不全不能及时处理稿件问题,耽误刊期作者责任自负。2.凡所投稿件一定要有中、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中、英文作者单位和姓名。尤其文章中  相似文献   
7.
本刊2013年度"好文章"、"好图片"评选工作于1月13日在省厅举行。省会新闻界、摄影家协会和省国土资源厅有关专家和领导组成的评审组,对本刊2013年行政综合版进行了认真审读,共评出"好文章"60篇,其中一等奖8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21篇;"好图片"6幅,其中一等奖1幅,二等奖2幅,三等奖3幅。  相似文献   
8.
<正>微生物与矿物都是重要自然资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广泛存在,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为活跃地质营力的重要来源,在整个地球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数量极其巨大,变异性强,生态和代谢类型多样,在地表环境无孔不入。微生物活动可以促进矿物溶解、沉淀、转化,从而加速岩石风化、土壤形成和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9.
临沂市认真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基本国策,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特别是适应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以稳步推进市辖区旧城、旧村改造为突破口,不断开辟存量土地挖潜和集约利用的新途径,走出了一条立足存量抓挖潜、节约集约促发展的用地路子,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大力推进旧城旧村整合改造近年来,临沂市把旧城旧村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品位,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挖掘存量土地开发潜力的重要举措。两年来,全…  相似文献   
10.
辛鹏  吴树仁  石菊松  王涛  石玲 《地质论评》2015,61(3):485-493
降雨诱发的浅层黄土泥流规模小、流速快、冲击力强、发育范围广、难以防御、致灾频率高,近两年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急需开展其形成机制与强度的研究。黄土物质组成与水敏性、坡体形态对降雨入渗—积水的响应、黄土斜坡对降水入渗的力学响应机制、富水黄土粘滞性流动特性是制约浅层黄土泥流形成的四种主要因素,分析这四种因素的对浅层黄土泥流形成的制约作用需解决斜坡降雨入渗的水文过程、非饱和土的力学效应及水土耦合的机制等前沿问题。本文对影响泥流形成的各因素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讨论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案,认为可从三方面开展研究:(1)定量描述泥流体积扩容特征,建立浅层黄土泥流启动与流动模式;(2)分析泥流与原状黄土物质成分、组成结构差异,开展黄土非饱和增湿力学变形试验,监测0°~60°单面坡与坡肩平缓斜坡的降雨入渗过程,研究坡体形态对雨水汇聚、入渗及基质吸力变化的控制特征,揭示泥流流体运动过程中水土响应机制;(3)对浅层黄土泥流物理力学模型进行解析,讨论泥流流动能量转化特征,建立降雨诱发泥流灾害的强度计算模型,为降雨泥流灾害危险性定量计算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