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5篇
  免费   2061篇
  国内免费   3559篇
测绘学   982篇
大气科学   3772篇
地球物理   1755篇
地质学   6121篇
海洋学   1481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762篇
自然地理   2060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549篇
  2019年   730篇
  2018年   519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605篇
  2014年   837篇
  2013年   704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834篇
  2010年   748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978篇
  2007年   817篇
  2006年   642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义ZHR^*以每小时穿过1000平方公里天顶截面的,能在铝质表面打出直径不小于1厘米的弹坑的流星体数,作为流星群对航天安全威胁强度的定量标志,给出了从ZHR到ZHR^*的换算公式.用ZHR^*取代ZHR来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些强流星雨,发现1998年的贾可比尼(天龙座)流星雨对航天安全来说,是比公认的1999、2001、2002年3次狮子座流星暴强数倍的更强流星暴.  相似文献   
2.
奎屯河山前扇形地的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奎屯河山前扇形地(简称奎屯扇形地)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和尘暴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具有特殊的发生规律和表现形式,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地段性的地质灾害活动进行了分析、评价,初步提出有方向性的躲避和有目标性的抗灾.以及主动控制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印度洋西北部鸢乌贼(Sym 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作业渔场的现场调查数据.分析了作业水深、作业时段、摄食等级和月相等因子对手钓上钩率的影响。统计表明.晚上、午夜和凌晨3个不同时段和不同作业水深对手钓上钩率均有显著性影响。3个时段中,其摄食等级呈先低后高再低的现象。午夜和凌展,上钩率的变化趋势与摄食等级的变化趋势呈显著的负相关。在月相的影响下.离朔日三四天之前,手钓产量呈上升趋势;离望日五六天之前。手钓产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6.
7.
8.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山西省境内多年来发现的全新世古地震的基本特征,并将其分为七大类和若干种。文章对每种古地震遗迹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对L1 范估计的平差值和LS估计的平差值作为抗差估计的初值进行了比较 ,指出在 ρ函数是严凸函数时 ,二者无明显的区别。因为LS估计简单且易于计算 ,因此建议用LS估计的平差值作为抗差估计的初值。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种群累积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和小球藻(Chorella vulgar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微绿球藻(Nannochloris oculata)、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等不同饵料微藻对L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tipicus)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rotundiformis)生长的影响,探讨这两种轮虫在生态条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L型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对盐度的适应有显著的差异,生长的最适盐度分别为15和20,大水体培养时,其适宜生长的盐度范围分别是15~20和10~30。饵料微藻对L型和S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一致。小球藻培养效果在4种饵料微藻中最好,其生长率明显高于微绿球藻和亚心形扁藻,波吉卵囊藻培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