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4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桥涵台背回填及处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头跳车”现象,已成为高速公路的多发常见病害,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桥头与路基的沉降差所致。通过对在建垫(江)邻(水)高速公路“桥、涵背”回填及处治技术研究,提出合理设置过渡台阶,使用级配碎石作回填材料,铺设土工格栅加强整体性等工程措施,经现场试验检验,处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我国早期修建的小断面水工隧洞目前存在较多病害,而对其处治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加上施工工作面狭窄,围岩地质情况复杂,病害处治极其困难。结合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和体会,简单介绍了预应力注浆锚杆在病害隧洞处治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膨胀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膨胀土工程地质特性取得的研究成果,着重从胀缩性、裂隙性、超固结性、强度、渗透性、微观结构及工程处治技术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得到如下认识:(1)胀缩性主要取决于强亲水性黏土矿物含量、水/力边界条件及初始状态,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具有不可逆性,关于胀缩机理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2)裂隙性是膨胀土区别于一般土体的显著特征之一,裂隙的存在会极大破坏土体的整体性,弱化力学性质,是许多工程地质问题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裂隙形成过程与膨胀土矿物成分、微观结构和干燥过程中的内应力发育状态有关;(3)超固结性使膨胀土具有较大结构强度和水平应力,易在开挖过程中引起较强的卸荷效应,是促进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4)膨胀土的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渐降低,并最终趋于稳定,其中裂隙发育和土结构调整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5)渗透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裂隙的控制,但目前关于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还缺少系统研究;(6)微观结构反应了膨胀土的形成条件和应力历史,是决定其宏观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开展微观结构研究是掌握膨胀土宏观性质本质规律的重要途径。在工程处治技术上,本文重点介绍了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膨胀土路堤物理处治技术和路堑边坡柔性支护技术。最后,针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笔者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主要包括胀缩性和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裂隙形成的力学机理、裂隙形态特征与工程地质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宏-微观力学模型耦合问题及多场耦合作用下膨胀土工程性质响应特征等。  相似文献   
4.
韦复才 《中国岩溶》2010,29(2):112-112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韩行瑞教授等人编著的《隧道岩溶涌水预报与处治——专家评判系统在沪蓉西高速公路的应用》一书(下文简称《涌水预报与处治》),日前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隧道K64 +664~ K64+ 674段涌水塌方特征的基础上,从地质结构和地层岩性分析其成因.相应地,建立综合工作程序,采用”超前双排长管棚+小导管+注浆+三台阶法施工+瓦斯监测”的综合方案.对灾害进行处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钱芳 《安徽地质》2013,(3):224-226
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长短,除取决于施工质质量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护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一旦发生.破损状况将迅速发展,对行车的舒适性和道路顺畅造成严重影响,养护难度也相应加大。通过六安境内某段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调查,对其形式和成因进行分析,在公路养护中提出了处治病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滑坡分类复杂且侧重于理论研究的现状,通过以滑面深度、滑床岩性、滑面倾角三要素为分类重点,首次从治理角度上对滑坡进行新的分类,共划分出12种滑坡类型;对当前各种处治方法的应用范围、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而针对不同类型的滑坡,建立了滑坡的处治模式,最后指出了滑坡处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西南某高速公路软弱地基上的高填方路堤开裂失效病害实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害现象反复发生反复处治、病害认识不断加深的历程作为基础:先是因为对软弱地基处理方式失当而在路堤填筑过程中产生了侧向滑移病害;后又因为对病害机制认识不准确,导致制定的治理方案处治病害不彻底,使得路堤重新填筑过程中再次产生了侧向滑移病害;然后,再次因为对病害机制的认识还是不到位,并且对治理方案作用机理的理解不透彻,导致了病害进一步加重而致使路堤不得不重新填筑。通过对病害发生、发展过程的再认识和再评估,对病害发生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和论述,对未能达到预期的病害处治对策进行了总结和反省,提出了病害防治的应对策略和思路,形成了病害处治方案且经历了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对工程场区溶洞、溶隙的埋深、充填物及其性能、顶板厚度与洞跨、荷载作用形式及大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溶洞、溶隙的稳定性及其对工程建设运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弱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路基处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湖北襄-荆高速公路膨胀土,在室内开展了弱膨胀土的压实特性、胀缩性状、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发现压实膨胀土的工程性状受含水率与压实度的影响,胀缩特性是膨胀土的固有特性,其大小取决于起始湿度和密度;击实膨胀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随击实功变化而变化,压实功愈大,土的最大干密度也愈大,而对应的最佳含水量愈小;膨胀土的CBR值随其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类似于击实曲线,但CBR峰值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为深入认识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提供了帮助。因此,利用弱膨胀土填筑路堤时,不仅要考虑经过击实后的土的性质,而且还要考虑在填方建成、条件改变后土的性能;膨胀土路堤填筑除考虑压实度与CBR值要求外,尚需考虑胀缩总率的影响。最后,推荐了弱膨胀土路堤结构型式,并提出了弱膨胀土用于路堤填筑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