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5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431篇
测绘学   741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309篇
地质学   1688篇
海洋学   54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73篇
自然地理   182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浅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查阅分析大量文献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目前景观生态分类和景观制图作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认为景观分类需要结合实际区域现状 ,采用逐级分类的方法 ;同时利用 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 ,以天山北麓为示范区.研制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景观类型图。  相似文献   
2.
中国1∶100万景观生态制图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1∶100万景观生态图系借鉴国内外传统景观制图方法和制图规范,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设计研制其制图方法、制图内容、样图和技术流程,同时提出初步的景观分类系统,为今后编制中国1∶100万景观生态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4.
试论张家界柱峰砂岩地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长明  柳明华 《热带地理》1991,11(4):369-377
  相似文献   
5.
刘阳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10):67-67
9月15日上午,峄山省级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仪式在邹城市峄山举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及济宁市、邹城市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揭碑开园仪式,并参观游览了峄山地质公园。峄山省级地质公园位于邹城市市区东南部,总面积约80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七山一水”为主的自然地质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作为主要标志、第一高峰的峄山,海拔582.8米,素有“邹鲁灵秀”、“岱南奇观”之美誉,被誉为“神州怪石第一山”、“天下第一奇山”。区内纵横交错的花岗岩节理,直插天表的花岗岩奇峰,  相似文献   
6.
刁承泰 《地理研究》1991,10(1):95-102
本文分析了城市地貌环境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认为地貌过程不仅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理,而且是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和发展的重要控制因素。以四川省几个城市为例,分析了山地城市、丘陵城市和平原城市道路系统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7.
勘查地球化学对异常评价的最大不确定性源于对地球化学景观特性的认识不够。我们应用构造相空间的方法分析了浙江儒岙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Ag含量数据,揭示了地球化学景观是具有低维吸引子(DZ≈2.9)的混饨系统。这一发现将对勘查地球化学中采样密度的选择、地球化学场模拟、异常评价等根本性问题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渭河盆地北缘断裂带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渭河盆地北缘断裂的形成和活动时代,活动特征等资料出发,结合北缘断裂带及整个盆地历史地震活动和新生界地层发育特征的综合分析,对北缘断裂带的活动期次,主要断层的运动幅度和滑动速率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北缘断裂带的形成是一个由盆地中心向北逐渐扩展的过程,自上新世起,断层活动明显有东强西弱的变化特征,而且扩展方向也发生了偏转。这一转变及活动强度的东西差异与山西剪切带对渭河盆地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李锦平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08,27(1):120-121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位于中东的最东端,总面积164.6万km2,除南部波斯湾与阿曼湾沿岸为平原和低地外,约90%的国土面积属高原区,平均海拔1 200 m,其中一半以上为山区,从而构成高原与山区相间的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0.
王猛  刘焰  何延波  魏东 《地质科学》2008,43(3):603-622
利用GTOPO30和SRTM3数字高程(DEM)数据,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造山带)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初步分析。从SRTM3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出坡度数据,初步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坡度和高程的特征。数字高程和坡度图清楚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大型断裂带(构造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属的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区气象观测台站55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观测数据、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喜马拉雅DEM和裂变径迹数据,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从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地形起伏逐渐变小,而高程渐次升高,与此同时剥蚀速率降低;从北至南,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地形起伏增大,高程快速降低,而剥蚀速率则急剧升高。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年平均降水量大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相对较强,年平均降水量小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则较弱,即:在喜马拉雅地区,长周期的地表剥蚀过程(可长达数个百万年时间尺度)和短周期(仅仅50年)的降水量观测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