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书采撷了著名地理学家李吉均院士地理学、冰川学、地貌学等领域学术著作的精品,共29篇。论文大致反映了李先生关于高山冻原与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研究、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川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探讨、冰川地貌与沉积相研究、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季风三角”理论、黄河阶地和黄河起源,黄土系列与地文明、青藏运动、西部开发研究和其他重要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南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主办、澳大利亚地理学家协会(IAG)和新西兰地理学会(NZGS)组织的“2006年IGU区域国际地理大会”于2006年7月3日—7月7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昆士兰理工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地近50个围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地理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本次会议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3.
褚绍唐先生是我国优秀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一生除长期从事地理教学工作以外,还在地理教学论、上海历史地理和“徐学”(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研究)三大领域中从事研究,并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他的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研究尤为学界和社会广泛注目:早期与他人一起重新搜集、整理旧本,编出了新版的《徐霞客游记》,继又配套主编出版了《徐霞客旅行路线考察图集》。在此两大成果之外,他潜心探索,不断写作,陆续发表了一批涉及面广和有见地的论。  相似文献   
4.
深切怀念杨利普先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 0 1年岁末 ,中国著名地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地理学科组成员、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干旱区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干旱区地理》杂志的老主编、顾问杨利普研究员 ,不幸因病逝世。在此万分悲痛之际 ,为缅怀杨利普先生对中国地理科学尤其是对新疆现代地理学开拓性的贡献和成就 ,纪念杨先生学闻广博、虚怀若谷的高风亮节 ,铭记杨先生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对《干旱区地理》杂志的指导与关怀 ,特发表王树基、胡汝骥、杨川德三位研究员的纪念文章 ,以表达我们对杨利普先生深切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5.
林超是著名的中国当代地理学家,他在长达60多年的地理科学研究和教学生涯中,博学精思,成果累累。本文从地理学理沦、地理学方法论、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地理学史、地理教育、中外地理学交流、治学之道等方面,概括了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潘云唐 《地质论评》2005,51(5):606-607
今年10月6日,是德国著名地质学家、地理学家斐迪南·保尔·威尔赫姆·弗莱厄尔·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paul Wilhelm Freiherr von Richthofen)逝世100周年纪念日,他在地质地理科学上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对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研究的重大贡献,值得人们深深地缅怀和钦敬。1 李希霍芬生平概述李希霍芬于1833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上西里西亚一个商业小镇卡尔斯卢厄(今属波兰)。他在家乡中学毕业后, 于1850年到布列斯劳(今弗罗茨瓦夫)进西里西亚大学。两年后他转到柏林大学学习地质,1856年,他以优异的毕业论文《论斑岩》获博士学位。刚毕业时,在西南提罗尔调查地质,不  相似文献   
7.
葛岳静  柴彦威 《地理学报》2007,62(1):101-101
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日本地理学会、大韩地理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协办的“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系列学术研讨会创办20周年特别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16-1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足在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的鼓励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地理学会发起,日本地理学会与大韩地理学会呼应的首届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莽莽神州既镶嵌了世界最高峰, 更包容着万千锦绣,描绘华夏山水绝不是一劳永逸的,基础地理信息必然要依赖持续更新来积淀完善。我国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中的地理图形,既包含了绘制时期的河道网,又包含了当时已经枯涸不存的历史上的河道,可见他的绘制意图旨在留下时空变化的痕迹。地理信息的持续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著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大海洋生态系?1984年美国生物海洋学家谢尔曼(Sherman)和海洋地理学家亚历山大(Alexander)博士正式提出大海洋生态系(large marine ecosystem,LME)的概念。最初的大海洋生态系概念包含以下几点:①世界海洋中的一个较大的区域,一般20万平方干米以上;②具有独特的海底深度、海洋学和生产力特征。  相似文献   
10.
1773年夏天,满清官员带领一个叫做希拉登的英国人来到天山地区。希拉登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乾隆皇帝特批他前往天山,帮助土尔扈特东归者勘测地形,建设新的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