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围填海SAR图像分水岭分割方法,首先对机载MiniSAR图像进行灰度共生矩阵纹理滤波,获得纹理特征图像,再对纹理特征图像进行分水岭算法分割,将获得的形态学重建图像进行门限阈值分割,得到最后的二值化分割结果。该方法一方面通过调整灰度共生矩阵纹理滤波的窗口大小,抑制了斑点噪声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分水岭算法对边缘模糊杂乱图像的优势,提高了围填海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高分辨率SAR图像围填海监测图像的分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上更新统粘性土孔隙水、红层裂隙水,是贫水的“江淮分水岭”地区地下水供水方向。作者综合分析了该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的赋存规律进行了论述,并提出找水方向、宜井深度、取水构筑物型式,以供在该区的找水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水岭迁移的结果必然会引起河流的袭夺,这是水系演变中的客观规律。分水岭之所以会发生迁移,关键在于分水岭两侧分别存在着高位河流与低位河流,这就使得分水岭两侧的侵蚀能量有差异。分水岭的被切穿主要是由于低位河流溯源侵蚀较强,迫使分水岭向高位河流的一例移动,并最终袭夺高位河流。  相似文献   
4.
松辽分水岭东段白土山组成因与时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庆  杨景春 《地层学杂志》1995,19(4):287-290
综合考虑松辽分水岭东段地区白土山组的地层分布、沉积特征、地貌部位及第四纪以来松辽分水岭的演化过程、松辽水系的变迁,认为其为河流冲积物,形成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5.
An extensive database of reservoir sedimentation surveys throughout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is compiled and analyzed to determine specific degradation SD relationships as function of mean annual rainfall R, drainage area A, and watershed slope S. The database contains 1463 field measurements and specific degradation relationships are defined as function of A, R and S. Weak trends and significant variability in the data are noticeable. Specific degradation measurements are log normally distributed with respect to R, A, and 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ly. The accuracy of the predictions doe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as mor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re added to the regression analyses.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安宁 《安徽地质》2001,11(1):60-63
地下水资源贫乏,水(境外地表水)工程地质环境恶化(引水干渠的边坡滑塌),地表水难以蓄存,是安徽江淮分水岭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区内水资源分析,提出了改善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标记分水岭算法及区域合并的遥感图像分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分水岭算法通常对梯度图像进行无标记分割,其结果是容易造成过度分割。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标记的分水岭算法,首先,利用Sobel边缘算子对原遥感图像进行梯度重建,获得梯度幅值图像,同时计算待分割区域的周长、面积和形态因子,并对其进行标记; 然后,利用距离函数图标定种子法和等值线跟踪法获得初始分割图像; 最后,利用改进的区域合并方法获得最终的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一种结合高分影像数据和机载LiDAR点云的单木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高分影像上的单木区域进行分割,得到单木区域分割图;再以单木区域为约束,从机载LiDAR激光点云中分离出单木点云,构建局部冠层高度模型(CHM);最后对单木CHM采用分水岭算法探测冠层局部极值,实现对单木中心定位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高分影像和激光雷达点云优势,提高了单木定位准确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辽宁千山系长白山支脉,辽河与鸭绿江的分水岭,是辽东半岛的脊骨。据地质考察,大约4亿年前,千山一带是一片海洋,到古生代末期开始隆起露出水面形成陆地。经历海陆沧桑5次变迁,1.8亿年前,形成现在典型的粗粒花岗岩地貌……  相似文献   
10.
区域Gamma混合模型的SAR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Gamma混合模型用于SAR图像分割时忽略像素间空间相关性,导致分割结果不连续并产生大量误分割的现象,提出了区域Gamma混合模型的SAR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分水岭分割,得到过分割区域块,然后将其作为输入样本进行基于Gamma混合模型的聚类,在模型的参数估计过程中进一步考虑区域间的空间相关性,设计邻域因子融入到迭代过程,得到邻域加权类分布概率。该算法充分利用像素间的空间相关性,能够降低噪声对分割结果的影响。通过合成图像和真实SAR图像的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实现SAR图像的准确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