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等鉴定分析方法,对湖北兴山大峡口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8层粘土岩研究发现,各层粘土岩中的主要粘土矿物均为伊/蒙混层矿物,并且各层中均含有数量不等的六方双锥石英和黄铁矿,非粘土矿物为石膏,个别层位中还含有粘土微球粒。该8层粘土岩均为火山物源成因,联系相应的火山事件记录表明该地区在二叠系—三叠系之交经历了多次火山活动。这些火山事件与同时段牙形石的绝灭和延缓复苏呈现一致性。频繁的火山活动是造成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及生态系重大转折的主导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500hPa、700hPa、850hPa天气图以及高空各层的散度、涡度、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场资料,对2003年7月4日发生在兴山县的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后东撤、大范围环流形势明显调整而造成的,暴雨落区位于高温、高湿、高能区中。  相似文献   
3.
湖北兴山大峡口剖面二叠系自下而上可以分为栖霞组、茅口组、吴家坪组和长兴组,总厚度为43372 m。该剖面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含少量的白云岩、硅岩和页岩。石灰岩可进一步分为生屑石灰岩、生屑质石灰岩、含生屑石灰岩、泥(粉)晶石灰岩和眼球状石灰岩。眼球状石灰岩主要分布于栖霞组下部和茅口组中下部,为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产物。白云岩主要是呈斑块状分布的石灰质白云岩,主要分布于长兴组上部,其可能为石灰岩经埋藏白云化作用而形成。硅岩呈结核状、团块状、条带状,为交代成因。根据岩性、古生物化石、沉积构造等相标志分析,划分出了滨岸、碳酸盐岩台地、盆地边缘和盆地等4种沉积环境,其中碳酸盐岩开阔台地内局部出现浅滩环境。沉积演化表明,该地区二叠纪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海进、海退旋回,第1次海侵始于中二叠世栖霞组沉积初期,结束于茅口组沉积末期;第2次海侵始于吴家坪组沉积初期,直至长兴组沉积期末结束。初步分析表明,研究区二叠系具有良好的烃源岩条件和储集条件。  相似文献   
4.
三峡地区覃家庙群以一套缺乏化石的薄层白云岩沉积为特征。新近在湖北兴山古洞口剖面覃家庙群底部发现Kaotaia gedongensis Yuan & Zhao,Kunmingaspis yunnanensis Chang,Chittidilla sp.等三叶虫。依据三叶虫生物地层学对比结果,结合研究剖面与覃家庙群标准剖面和参考剖面岩石地层学对比,认为三峡地区覃家庙群为跨传统下、中寒武统的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5.
湖北大峡口剖面下三叠统层位齐全,界线清楚,出露良好,沉积构造发育,是研究鄂西地区下三叠统的理想剖面。该区下三叠统自下至上可划分为大冶组和嘉陵江组,总厚度1 204.47m,是一套碳酸盐岩沉积,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研究表明,早三叠识别出了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盆地、斜坡、浅滩等环境。沉积相的纵向演化为盆地-斜坡-台地,整体上是一个海平面下降、水体变浅的过程,期间偶有短暂的海平面上升的过程。在岩石特征、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峡口剖面下三叠统盆地-斜坡-开阔台地-浅滩-局限台地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慧  童金南  任江波  张杰 《地球科学》2009,34(5):733-742
湖北兴山峡口剖面位于早三叠世中扬子碳酸盐缓坡较深水区域, 是我国海相二叠系-三叠系典型剖面之一.根据该剖面下三叠统大冶组地层中双壳类的垂直分布, 结合区域资料, 将该地区早三叠世早期双壳类划分为4个生物地层单位, 自下而上依次为: (1) Claraiastachei-C.griesbachi带; (2) Claraia concentrica-C.hubeiensis带; (3) Eumorphotis multiformis-E.in-aequicostata带; (4) Posidoniacircularis-P.cf.wengensis带.为了探讨生物群面貌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 根据双壳类的产出特征及其赋存岩石的沉积特征, 建立了3个化石群落: (1) Claraiaconcentrica-C.aurita群落; (2) Eumorphotis inaequicostata-E.multiformis群落; (3) Posidonia circularis群落.早三叠世早期双壳类群落演替, 反映了该地区早三叠世早Dienerian期海水曾一度变浅, 之后随着海侵的扩大, 水体逐渐加深.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海洋环境动荡, 可能是早三叠世海洋生态系复苏过程延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湖北兴山早奥陶世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兴山下奥陶统由西陵峡组、南津关组、分乡组、红花园组、大湾组和牯牛潭组组成。岩石类型包括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白云岩等,为一套典型的台地或沉没台地型陆表海碳酸盐沉积。颗粒灰岩在剖面中占绝大多数,其中,鲕粒灰岩、内碎屑灰岩和多数生物碎屑灰岩均为亮晶方解石胶结。鲕粒和砂屑的粒度参数和曲线分布特征说明,砂屑和鲕粒在形成过程中均经历了较强的水动力搬运或搅动。早奥陶世从西陵峡组沉积开始到牯牛潭组沉积结束,沉积环境经历了从局限台地潮坪环境到开阔台地再到浅海陆棚的演化。其中,潮坪环境包括云坪、灰坪、灰云坪等,而开阔台地环境为各种颗粒滩和生物礁。环境的演化反映了从早到晚海水逐渐加深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测,运用沉积相分析方法,结合露头层序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储层成岩作用等方面研究,初步对湖北兴山大峡口二叠系剖面进行了沉积相分析研究,认为该剖面由下至上可划分为两个沉积体系单元,即碳酸盐缓坡沉积体系(相)和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相)。同时,初步总结出了该剖面的沉积相模式。海平面的升降变化是控制该区沉积相发育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利用湖北省兴山县近50 a(1960—2009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对兴山近50 a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兴山县农业资源丰富,雨热同季。除夏季平均气温呈现下降趋势外,其余3季和年平均气温均呈现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对应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则正好相反,除春季日照时数表现为弱上升趋势外,其余3季和年日照时数均呈递减趋势,且年日照时数下降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