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黄土塬区地形地貌复杂,地震勘探测量施工困难:一是GPS参考站如何布设;二是在大落差等特殊地形区域的GPS测量作业如何实施;三是在GPS作业盲区测量作业如何实现.针对以上难点,提出了三种测量施工方法:一是分阶段,逐步加密控制点进行工区内GPS参考站的布设;二是通过增加参考站电台天线的高度、发展多个参考站或使用中继站来解决GPS参考站主站信息覆盖不到区域的实测问题;三是通过全站仪、测绳等常规测量方法来实现GPS作业盲区物理点的逐点实测.应用以上测量方法,可有效解决地震勘探测量在黄土塬区遇到的问题,实现黄土塬区物理点的逐点实测.  相似文献   
3.
以六盘山盆地白垩系马东山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稀土地球化学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六盘山盆地马东山组泥页岩REE为125.2×10^-6~175.1×10^-6,均值为153.4×10^-6,略低于北美页岩;∑LREE为114.4×10^-6~160.6×10^-6,均值140.2×10^-6,∑HREE值为10.78×10^-6~14.69×10^-6,均值13.26×10^-6;LaN/SmN、GdN/YbN、∑LREE/∑HREE及经标准化REE分布模式均反映出LREE相对富集且分异明显、HREE相对亏损且分异不明显。Eu明显负异常,Ce弱负异常,成岩作用对REE影响有限。REE配分模式显示马东山组泥页岩沉积物源较为一致,∑REE—La/Yb图解表明其母岩为沉积岩,负Eu异常说明该沉积岩母岩具有花岗岩物源特性。w(∑REE)与w(Al2O3)、w(SiO2)、w(TiO2)及w(CaO)相关性说明马东山组泥页岩REE受近源陆源碎屑供应、水体自身元素分异及生物作用共同控制。REE总量、Eu负异常、Ceanom、δCe、LaN/YbN等指标显示马东山组泥页岩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泥页岩主要沉积于具有一定深度水体的氧化还原界面以下,沉积速率稳定且缓慢,为有机质的保存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六盘山典型植被类型土壤中石砾对大孔隙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六盘山山区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石砾,对土壤大孔隙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深刻了解和评价土壤中石砾对大孔隙形成的可能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六盘山典型植被类型下土壤中的石砾体积含量、大孔隙度变异以及石砾体积含量对大孔隙度、大孔隙半径与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砾含量增加导致土壤大孔隙的平均半径和体积增大,特别是导致半径大于1.4 mm的大孔隙密度的增大,但对较小半径的大孔隙密度影响不大;总体上,石砾对土壤大孔隙度的形成影响随土深的增加而越来越明显,说明六盘山地区土壤的大孔隙明显同时受到生物因素和石砾含量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韩沅 《地球物理学报》1960,9(2):107-124
一、前言根据历史记载,甘肃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都是地震非常活动的地区,世界有名的大地震之一--1920年海原地震就发生于宁夏境内.这次地震死亡的人口总计达20多万,所遭受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此外1927年古浪地震、1932年昌马地震、1954年山丹地震等,都是破坏性很大的近代地震.地震破坏如此严重,活动如此频繁,可惜解放前对地震研究工作很不重视,有关地震研究的文章非常少,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里的地震活动的规律性认识还是不够清楚的.  相似文献   
6.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自震旦-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威尔逊旋回“构造演化。在陆内裂谷和板块俯冲阶段,成矿类型主要为海底火山块状硫化物型和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而在碰撞造山和陆内造山阶段,成矿类型演变为与大型推覆体构造有关的似层状热液型,显示出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所反映的成矿环境不同。  相似文献   
7.
山西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寿阳平头镇三维地震勘探区位于寿阳-阳泉构造堆积盆地的西北部,属黄土丘陵地貌,梁、峁比较发育,相对高差一般在30~50m。本区第四系覆盖较厚,纵横向变化大,且该地层中夹有砾石层和钙质结核层,难以成孔。地震激发与接收困难较大。通过多次的试验工作,最终确定采用变观措施来解决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极差问题:避开黄土覆盖较厚地段,将炮点变观到较薄地段或者是基岩出露地段,并尽可能加深炮孔到理想激发层位。通过变观处理,记录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新的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东麓断裂是一条第四纪以来的活动逆断裂构造带。根据断裂走向、活动时代及活动性质的变化,可把该断裂带分为北、中、南3段。北段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中、南段以倾向逆冲运动为特征。活动时代北新南老,水平位错北强南弱。晚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特征的这种变化与西华山 六盘山条形地块东向滑移受阻及断裂走向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六盘山地区中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婷  孙建国  杜立钊  周亮 《测绘科学》2019,44(11):52-58,87
针对当前大范围集中特困地区的中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较为欠缺的问题,该文以六盘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获得1 415所中学和1 157个居民点位置及相关属性,辅以道路和人口等数据,运用改进的潜能模型,测算分析中学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六盘山地区中学空间可达性整体有待提高;城乡差异显著,多民族聚居区、部分县区交界地带存在大范围中学空间可达性偏低现象;交通发达、路网密集区域的中学空间可达性较高。本研究为贫困山区的教育资源空间优化方案的制订及教育扶贫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对陕西长武地区巨厚黄土塬地区激发方式的研究分析,突破了对在黄土塬地区进行单深井激发取得效果差的认识;并对组合激发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证明巨厚黄土塬大组合基距激发更有利于压制噪音,可以得到信噪比较高的资料,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理论,为实现黄土塬地区直线采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