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6篇
海洋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胀水成像对胰胆道系统病变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水成像在胆道系统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对66例患者行MRCP检查,图像经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及三维表面遮蔽显示技术后处理。结果水成像定位诊断率达100%,定位诊断率为86.6%,此技术可清楚显示胰胆管的形态,显示各种胆道疾病的异常改变,诊断正确性高。结论MRCP对胆石症、恶性胆管梗阻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等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其他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病理对照分析,探讨CT、MRI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CT、MRI检查,依据检查方法分为CT组和MRI组,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比较、检查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I诊断假性囊肿、真性囊肿、囊腺瘤、囊腺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癌变胰岛细胞瘤、实性假乳头状瘤与病理符合率分别为100.0%(13/13)、100.0%(16/16)、91.7%(11/12)、100.0%(7/7)、100.0%(6/6)、100.0%(3/3)、100.0%(3/3),CT诊断与病理符合率分别为84.6%(11/13)、93.8%(15/16)、100.0%(12/12)、85.7%(6/7)、83.3%(5/6)、66.7%(2/3)、100.0%(3/3);MRI诊断与病理符合率略高于CT诊断,差异不显著(P>0.05)。MRI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显著长于CT组(P<0.01)。结论:CT与MRI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率均较高,虽然MRI具有较长的检查时间,但其能够多方位成像,同时能够将更多的信息提供给临床对囊性成分的分析,特别是较为敏感的出血及囊性病变的大小、数量、范围、境界、成份、性质等,因此二者均具有一定特征性,建议临床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胰腺的影像学诊断逐渐从常规CT扫描单一的形态学诊断向CT灌注形态和功能学并重诊断转变;CT灌注是在常规CT扫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影像成像技术,通过CT灌注观察胰腺微循环变化可以早期诊断胰腺疾病,在胰腺疾病研究领域中是热点;用常规条件行CT灌注扫描,明显地增加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如何行低辐射剂量CT灌注成为当前重点探讨方向。本文综述胰腺低剂量CT灌注扫描成像技术应用现状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通过MALDI-TOF/TOF-MS技术,测定金枪鱼(Thunnus sp.)胰腺酶解液中的多肽组分及其丰度,确定GQPVR、GLPPK和EHER是其中的优势肽;再利用Discovery Studio平台中的反向找靶和分子对接模块,发现这些优势肽均可以与Keap1蛋白结合,推测其可能具有抗氧化活性;最后,利用细胞实验对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验证,发现其对H2O2氧化损伤的胰岛素瘤细胞(INS-1)具有剂量依赖型保护效果,高剂量和低剂量酶解液处理后细胞活力较模型组显著提高,凋亡率从79.17%分别下降到43.2%(P0.01)和28.9%(P0.01);胰岛素的分泌量从3.65mIU/L分别增加到5.75mIU/L(P0.01)和4.95mIU/L(P0.01)。DiscoveryStudio的抗氧化功能预测和细胞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酶解液的功能组分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海鳗肝脏、胆囊及胰腺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光镜技术研究海鳗肝脏、胆囊和胰腺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海鳗肝小叶不明显,肝门管区不典型。肝细胞较大,呈多边形,糖原和脂滴丰富。核呈圆形或卵圆形,1~2个。胆囊与胆管结构类似其他鱼类。胰腺长条形,紧贴肠左壁,独立存在,少量分布在胆管周围及胆囊壁上。外分泌部由腺泡和各级排泄管组成,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散存在于外分泌部之间,胰岛细胞由A,B,D三种细胞组成。A细胞数量较少,位于胰岛周边,夹于B细胞之间,胞质颗粒染成红色;B细胞数量最多,位于胰岛周边,胞质颗粒染成橘黄色;D细胞一般位于胰岛中部染色浅淡的区域,胞质染淡蓝色。  相似文献   
6.
正常胰腺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多层螺旋CT对正常胰腺的CT灌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正常胰腺灌注参数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正常胰腺不同部位灌注参数变化特征。30例胰腺正常者行腹部CT检查,其中3例健康志愿者,27例因其他疾病行腹部CT检查病人。按年龄分为3组:年龄小于40岁组、41岁~60岁组、大于61岁组。采用德国Siemenssomatom Sensation64层螺旋CT进行胰腺动态增强扫描,层厚2.4mm,管电压100kV,管电流120mA。对比剂欧乃派克(300mgI/mL)100mL,Irich missouri高压自动注射器自动注射,注射速率为5mL/s,总量50mL。延迟6S开始扫描,共扫描30S。利用Siemenssomatom Sensation型64层螺旋CT自带软件PCT进行处理得到灌注参数:Fb(血流量)、Vb(血容量)、Ttp(峰值时间)、PS(表面通透性)等。正常胰腺血流灌注平均R、Vb、Ttp、PS分别为(133.55&#177;25.70)(mL/100mL/min)、(193.78&#177;27.01)(mL/L)、(142.41&#177;13.95)(0.1s)、(128.72&#177;34.53)(0.5mL/100mL/min),不同年龄组间胰腺各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平均R、%、%、咫分别为(127.59&#177;22.90)(mL/100mL/min)、(188.72&#177;25.19)(mL/L)、(142.91&#177;13.17)(0.1s)、(133.30&#177;42.86)(0.5mL/100mL/min)。女性平均Fb、Vb、Ttp、PS分别为(142.48&#177;28.04)(mL/100mL/min)、(201.37&#177;28.94)(mL/L)、(141.66&#177;15.63)(0.1s)、(121.85&#177;14.80)(O.5mL/100mL/min)。两组间比较各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头、胰体、胰尾血流灌注平均Fb、Vb、Ttp、P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能有效检测胰腺血流灌注,正常胰腺灌注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正常胰腺灌注与年龄、性别无关,胰腺各部位灌注均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取纳入标准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三组:<2年、2~10年、>10年。同时选取25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MRI平扫、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检查测量患者胰腺的扩散系数(ADC),观察糖尿病患者胰腺的MRI及DWI信号表现特征。结果:DWI检查测量健康对照组、糖尿病<2年、2~10年、>10年三组患者胰腺体部的ADC值,取b值500 mm2/s时,分别测量每组的ADC均值为(2.00±0.17)×10-3 mm2/s,(1.94±0.09)×10-3 mm2/s,(1.86±0.13)×10-3mm2/s,(1.77±0.25)×10-3 mm2/s,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值分别为0.023、0.010、0.00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糖尿病患者MRI检查胰腺,1例追踪确诊为胰腺癌。结论:糖尿病患者胰腺DWI信号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变化,能反应胰腺细胞功能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具有对早期单纯表现为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进行筛查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T对胰腺及胰周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胰腺假性囊肿18例,胰腺先天性囊肿7例,胆总管囊肿9例,淋巴管瘤4例,浆液性囊腺瘤11例,胰腺粘蛋白性囊性肿瘤8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蛋白性肿瘤6例,胰腺癌囊性变8例。结论:了解胰腺及胰周囊性病变的CT特征从而作出鉴别诊断,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