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同步辐射显微CT(SR-μCT)相位对比技术成像研究人软骨细微组织结构的可行性。方法:3例直径约1mm,高度约4mm的圆柱状离体人软骨(正常1例,轻度损伤1例,重度损伤1例)样本,经4%甲醛溶液固定后行SR-μCT扫描,扫描后将原始投影图像相位恢复,切片重构及三维重建,而后与病理图片对照,对比分析SR-μCT图像的细胞形态,大小及排列方式;比较正常标本与软骨损伤标本的胶原原纤维网的改变。结果:SR-μCT重建图像可以清楚显示软骨细胞、软骨陷窝及排列方式,与病理切片高度吻合。经MIP重建,可以显示软骨基质内的胶原原纤维网,正常软骨呈垂直于软骨下骨面的平行排列,其横截面呈拱形网状,轻度软骨损伤标本纵向呈弯曲状排列,其横截面可见轻度塌陷,重度软骨损伤表现为横截面明显塌陷,纵切面纤维排列紊乱。结论:SR-μCT可实现软骨细胞水平的成像,经合适阈值处理,可以显示胶原原纤维网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青风藤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中提取青风藤的化学成分,获得药物靶点及疾病相关基因,筛选交集靶点,获得青风藤治疗 KOA 的作用靶点。对交集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利用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平台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青风藤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6种、疾病基因643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1个。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青风藤通过调控肿瘤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糖基化终末产及其受体信号通路(AGE-RAGE)、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肿瘤抑制蛋白p53 信号通路(p53)、血清素突触信号通路等作用于前列腺素 G/H 合酶 1(PTGS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合酶 2(PTG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B淋巴细胞瘤-2(Bcl-2)、转化生长因子β-1前蛋白(TGFB1)、胱天蛋白酶3(CASP3)等关键靶点,通过干预细胞凋亡、抑制炎症等发挥治疗KOA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青风藤核心成分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青藤碱(Sinomenine)与核心靶点结合高度稳定。结论:青风藤治疗KOA是多通路、多靶点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凋亡、炎症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苗药杜仙健骨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并骨质疏松症(OP)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根据苗药所对应的中药,筛选出杜仙健骨方全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相关作用靶标,借助OMIM、Drugbank、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药物-疾病的共同作用靶标,并通过Venny 2.1.0绘制韦恩(Venn)图,利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将数据输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l)网络和条形图,筛选核心靶标。最后通过Metascape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杜仙健骨方中发挥治疗KOA并OP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有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木犀草素(Luteol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黄芩素(Baicalein)等66个;关键靶基因230个,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B(AKT1)、癌基因(JUN)等;GO富集分析得到1266个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明确了366条信号通路。结论:杜仙健骨方主要通过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的途径、膀胱癌、破骨细胞分化的信号通路等的特点,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过程,发挥抑制骨质疏松、控制炎症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KOA并OP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及佐证巴戟天-牛膝药对切合骨关节炎(OA)治则的效应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巴戟天-牛膝药对的所有成分,借助Uniprot数据库将药对中显效物质成分所靶向关联的效用点进行筛选,对OA的疾病靶点进行联合检索、收集与分析。将筛选出的显效靶标与OA靶点进行交联分析,将其共有靶标作为巴戟天-牛膝药对治疗OA的预测靶基因。将预测靶基因通过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关系(PPI)网络显示,筛选核心基因,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联合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巴戟天-牛膝药对切合OA治则的药效基础及效应机制。结果:经筛选分析得出槲皮素可能在巴戟天-牛膝药对治疗OA中发挥主导作用,观察预测靶基因之间的PPI关系,发现网络中转录因子AP-1(JU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白细胞介素-6(IL-6)5个核心基因度值较高。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巴戟天-牛膝药对治疗OA主要涉及抗炎、抗氧化以及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细胞凋亡途径。在大鼠体外实验中,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RELA、IL-17、IL-6蛋白表达升高(P<0.01);经过槲皮素治疗后RELA、IL-17、IL-6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巴戟天-牛膝药对治疗OA的潜在机制是通过槲皮素降低RELA、IL-17、IL-6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