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长江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中下游地区更是我国最具实力的经济带。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水利发展现状,分析水利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思考水利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面总结和回顾了近年来江西综合减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综合减灾工作进行了部署。讲话认为,综合减灾工作的成效,事关建设和谐平安江西的大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综合减灾工作,实现江西更快更好的发展;近年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江西基本建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减灾防灾体系。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以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各有关部门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综合减灾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快综合减灾立法和规划,加强自然灾害联合监测、预报和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城市乡镇、工业园区的自然灾害综合评估,开展跨学科领域的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当前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县级综合减灾预警与应急系统建设,编制好综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努力提高对各种灾害的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并重点做好2005年汛期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的预警和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3.
成渝产业带主要城市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黄炳康  李忆春  吴敏 《地理科学》2000,20(5):411-415
城市空间关系是指城市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它的复杂程度是区域城市群体集聚效益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成渝产业带主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进行测算,分析了产业带内主要城市空间关系,提出了产业带内主要城市空间关系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综合减灾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综合减灾工作在实现江西既快又好发展中的重要性。讲话认为,做好综合减灾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现江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全省各级减灾委员会和涉灾单位应紧紧围绕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主题,加强综合减灾工作,建立和完善综合减灾机制,制定、推动和落实减灾规划,建立与中央部委、兄弟省市及有关部门联网的综合减灾应急系统。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等业务服务技术水平,预防和减少各种自然灾害.以保障江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苏辐射沙洲水道潮流调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改进的G·Godin潮流调和分析程序对辐射沙洲腹地水道中的29个测量站位连续2个潮周期准同步流速测量数据进行调和分析,得到9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及椭圆要素,对M2分潮潮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该海域M2分潮占优,潮流类型为正规半日潮。水道水流表现为往复流运动,主流向与岸线或水道的走向一致。流矢旋转在空间上表现较为复杂,在表层多体现为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分析发现地形因素对中、底层旋转方向有较大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对所测站位M2分潮潮流迟角和潮流浅水影响因子进行了计算分析。潮流浅水影响在沙脊及浅滩、浅沟上相对较大,浅水分潮影响随水深向下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强震多学科前兆协调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玲玲  刘耀炜  潘树新 《地震》2002,22(4):49-54
主要对1970年以后发生在川滇地区的几次7级以上强震震例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强震前水位、水化、地电、地倾斜等前兆手段以及地震学前兆指标的时空演化特征, 对比分析了各前兆学科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在强震发生前各前兆学科之间存在较好的协调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宜居黄河科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问题表象于河,形成于域,根植于地。针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地球科学问题特点及挑战,本文提出了“宜居黄河”科学构想,旨在构建一个包括“安全黄河”、“绿色黄河”、“生态黄河”、“和谐黄河”和“智慧黄河”5大核心内容的体系完善的宜居黄河研究科学架构,并对这5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和关键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其中,(1)安全黄河立足于工程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及其灾害效应,以保障地质安全需求,构建安全黄河体系;(2)绿色黄河立足于水文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及其水土环境变化效应,构建绿色黄河体系;(3)生态黄河立足于环境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演化规律及其生态屏障效应,构建生态黄河体系;(4)和谐黄河立足于资源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资源开发与人地协调的发展模式,构建和谐黄河体系;(5)智慧黄河立足于大数据及信息科学,研究黄河流域地学信息集成与智慧决策平台,构建智慧黄河体系。这5个部分相互支撑融合,共同解决宜居黄河的核心关键问题,从而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最终形成造福中华民族的“幸福黄河”起到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依法立园、依法护园"的实践入手,简要回顾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的出台和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依法保护湿地和弘扬生态文明"对西溪湿地的价值导向及实践意义,从而提出"依法保护、依法管理、依法利用、依法行政"的四大举措,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历史与现实和谐、政府与群众和谐"的"和谐西溪"的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区域空间建设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济全球化成为21世纪最具有广泛影响的事件,将促进全球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度发展时期,城市化出现“集群式”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扩大、“驱赶型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区域空间差异性等新特点、新问题。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水土资源流失与大量占用,对沿海地区一些城市的区域环境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诸如酸雨、城市污染、汽车烟雾和交通阻塞等。面对全球城市化的巨大影响与冲击,从区域空间角度出发,提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使我国城市化走向健康之路,实施区域空间建设新策略,注重大城市群区内的保护与建设,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适度发展、构建区域性的生态安全格局,促进我国信息化的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0.
大力开展对人为地质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对地球的依赖与破坏而产生相互失调的现象,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根据地质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人类活动所引发的各种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并阐明对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对人为地质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而且对促进该学科的发主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