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FOCMEC方法反演了2011年9月10日江西瑞昌与湖北阳新交界MS4.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为:节面I的走向304°,倾角76°,滑动角4°;节面Ⅱ的走向213°,倾角86°,滑动角165°;P轴的方位角、倾角分别为260°、7°;T轴的方位角、倾角分别为168°、13°;B轴的方位角、倾角分别为19°、75°。其中节面Ⅱ的走向和活动性质与震中附近的郯庐断裂带的分支断裂——池河—西山驿断裂较为接近。分析认为NNE向的池河—西山驿断裂可能是瑞昌—阳新MS4.6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2.
使用内蒙古地震台网2008-01~2017-12记录的数字地震波形观测资料,采用基于P波初动和振幅比联合求解(FOCMEC)方法计算震源机制,获得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生的138个M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对震源机制解特征进行分析显示,研究区地震震源类型以走滑型为主,兼有一定比例的逆冲型,而正断型相对较少,P轴和T轴走向的优势方向分别为NEE-SWW向和NNW-SSE向。将研究区划分为1°×1°的网格,采用阻尼区域应力反演(MSATSI)方法获得研究区的应力张量和应力场图像。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内蒙古东部地区应力状态主要表现为走滑,局部区域存在剪切、挤压,最大主应力方向主要分布在NEE-SWW向,由北向南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3.
选取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38.5°—42.0°N,109.5°—116.0°E)2008年1月—2018年4月144个ML≥2.5地震事件,利用振幅比和P波初动联合求解震源机制解的方法(FOCMEC方法),得到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晋冀蒙交界区域)地震震源机制解。利用阻尼区域应力反演方法(MSATSI软件)将研究区域分为1°×1°的地壳应力场,得到了应力场图像。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晋冀蒙交界区域)震源机制解主要类型是正断型和走滑型,应力状态以拉张为主,局部区域存在剪切作用,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主要为NE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