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观测与构造活动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首都圈地区1992~2004年间280多个GPS点位复测资料,获得了该地区高精度的地壳形变速度场,相对欧亚板块的水平速度场由北向南由4 mm/a逐渐增加到9 mm/a;采用边界元(BEM)理论及位移不连续的多边形元素构建断层的三维模型,并利用均匀介质且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线弹性空间模型反演计算了断层滑移量,模拟了GPS点位的位移场,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主要活动断层和首都圈地区的地表、地表下15 km和25 km剖面的静态位移场、应力及应变场.结果表明,GPS点位的模拟位移场与观测值在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误差分别为0.68 mm及0.77 mm,各个主要活动断层在1992~2004年间的构造活动较弱,随着深度的增加,剖面的应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室提供的资料 ,2 0 0 1年 9月首都圈地区 ( 3 8.0°~ 41 .0°N,1 1 3 .0°~ 1 2 0 .0°E)共发生 ML≥ 2 .0地震 1 6次 (见表 1 ) ,其中 ML≥ 3 .0地震有 3次 ,1 9日 1 6时 0 7分发生在渤海的 ML≥ 4.7有感地震为本月最显著的事件。首都圈本月地震活动强度和上 2个月相当 ,频度与 3月相当 ,能量释放比 3月略高。震中主要分布在首都圈东区 (唐山与渤海地区 ) ,东区小震活动频次高于中区和西区 ,本月唐山地区和渤海海域地震能量释放有较明显的增强。表 1  2 0 0 1年 9月首都圈地区 ML≥ 2 .0地震序号发 …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室提供的资料 ,2 0 0 1年 1 2月首都圈地区 ( 3 8.0°~ 41 .0°N,1 1 3 .0°~ 1 2 0 .0°E)共发生 ML≥ 2 .0地震 1 3次 (见表 1 ) ,其中 ML≥ 3 .0地震 1次。 2 8日 0 6时 3 6分发生在滦县 ( 3 9.8°N,1 1 8.7°E)的 ML 4.2地震为本月最显著的事件。首都圈本月地震活动强度和上个月相比 ,有明显的回升 ,频度大大高于上月 ,但仍低于前几个月 (如 9月、1 0月等 ) ,能量释放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震中主要分布在首都圈东区 (唐山地区 )。表 1  2 0 0 1年 12月首都圈地区 ML≥ 2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2年 7月首都圈地区 (3 8.0°~ 41.0°N,113 .0°~ 12 0 .0°E)共发生 ML≥ 2 .0地震 11次 ,ML≥ 3 .0地震 1次 (见表 1)。 2 0日 2 3时 0 1分滦县 (3 9.9°N,118.8°E) ML 3 .4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首都圈本月地震活动强度和上月相比基本持平 ,频度与上月相当 ,能量释放处于偏低水平 ,震中主要分布在唐山地区。表 1  2 0 0 2年 7月首都圈地区 ML≥ 2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  年月日时分秒 震中位置φN/°    λE/°震级ML震 中0 12 0 0 2 - 0 7- 0 1T 15- 41- 34 40 …  相似文献   
5.
6.
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前小震活动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首都圈地区以中等地震活动为主,本文用反映地震频率、能量、平均震级的基本参量如频率、缺震、断层总面积、地震活动度等研究该区中等地震前的活动性异常特征,发现这些异常对1999-2001年首都圈地区的中等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同时出现三项低值异常后,有震预后准确率较高。这些方法对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的短期预报有重要作用,2001年12月28日滦县M14.2级地震就是用该方法在震前做了较成功的预测。由于参量指标与地震间的映震效果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区域性,需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时刻跟踪并不断调整改进所使用的参量指标,才能更好地捕获地震信息。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2年 9月华北地区 (33 0°~ 42 0°N ,1 1 1 0°~1 2 5 0°E)共发生ML≥ 3 0地震 1 0次 (见表 1 ) ,3日 0 1时 52分太原ML5 0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度与上月持平 ,参考 1 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 ,9月处于中等水平 ,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中等状态。震中主要分布在山西带和东部沿海及海域。表 1  2 0 0 2年 9月华北地区ML≥ 3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  年月日时分秒 震中位置φN/°    λE/°震级ML震 中0 1 2 0 0 2 0 9 0 3T0 1 5 2 5 3 37 91…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 (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 (IRISDMC)得到的最新资料我们统计出 ,2 0 0 3年 6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 5.0地震 85次 (见表 1 ) ,其中M 5~ 5 5地震 59次 ,M 5 6~ 6 0地震 1 8次 ,M 6 1~ 6 5地震 3次 ,M 6 6~ 7 0地震 4次 ,M 7 1~ 7 5地震 1次 ,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巴西西部 ,发震时间为 2 0日 0 6时 1 9分 (UTC) ,MW =7 1。本月发生的 85次M≥ 5 0的地震中有 57次发生在东半球 ,2 8次发生在西半球 ,本月东半球地震发生的频率是西半球的1倍…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3年 1 0月华北地区 ( 33 0°~ 4 2 0°N ,1 1 1 0°~ 1 2 5 0°E)共发生ML≥ 3 0地震 7次 (见表 1 ) ,2日 0 8时 4 1分宁晋ML3 7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次高于上月。参考 1 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 ,1 0月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偏低状态。震中分布在山西霍山山前断裂、辽宁北票 朝阳断裂、河北桃园断裂带北段以及河北、河南和山东交界处的汤山、长垣、束鹿 宁晋及聊城 兰考断裂带附近。表 1  2 0 0 3年 10月华北地区ML≥ 3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  相似文献   
10.
孙士宏 《地震》1994,(6):19-25
本文通过对首都圈地区(北纬38.5°至41.0°,东经113.0°至120.0°)公元1500年以来M≥5地震的系统分析,并应用7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该地区最新地球物理场的有关资料进行分区后,发现该地区5级以上地震存在较明显的成组发生及有11年的时段性特征,且每一组的活动具有地区性特征。这一现象对首都圈地区5级以上的地震的监视预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