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蒋炳兴 《海洋科学》1992,16(3):70-70
苏东,系指长江以北徐州、淮阴、扬州以东的江苏东部沿海地区。包括18个县和3个市区,面积占江苏省总面积的30.1%;人口占江苏省总人口的29.5%。苏东历史上因自然灾害频繁、淡水资源不足、交通闭塞、资源紧缺等原因造成长期处于封闭贫穷状态,至今在  相似文献   
2.
苏伊士运河的运营已带来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为计划开凿一条长仅15km的巴以隔离沟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认为,隔离沟规模虽小,但也将带来地下水位降低、咸化和土壤盐渍化等环境影响问题。对拟建胶莱人工海河的可行性论证,提出了7个评估工程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镇江市古运河边岸滑坡干扰了城市交通、航运和河道整治工程的正常运行。本文研究了城市边岸的工程环境、滑坡形态、特有的城市地质环境恶化所诱发的边岸破坏机制及其稳定性,它对我同城市水陆交通发展所导致的斜坡地质灾害及其治理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鸿沟引水口与渠首段经流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冉  何凡能  刘浩龙 《地理学报》2017,72(4):711-722
鸿沟是先秦至魏晋时期中原地区一条重要的人工运河,对古代北方地区水运交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其引水口和渠首段经流的问题,至今仍存歧见。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史料及考古资料的系统梳理与分析,深入探讨了战国至魏晋时期鸿沟引水口与渠首段经流的变迁过程,结果表明:① 战国时期,魏国在荥阳一带的实际控制线当在魏长城以西,包括当时的卷邑、衍邑等,魏惠王初开鸿沟运河时,其渠首段是利用流经魏国境内的济隧河道,而不是利用流经韩国境内的荥渎河道;② 秦兼并六国过程中,消除了国界的障碍,并在广武山设置了敖仓,为水运转输方便,遂将引水渠道西移至距敖仓较近的荥渎河道,并在荥口设置水门,以控制航运;③ 东汉后期,荥渎被黄河泥沙侵淤,鸿沟渠首段再次西迁至有柳泉、广武涧等清澈溪水注入的石门水河道,并一直沿用至隋开通济渠。  相似文献   
5.
"浓浓书香溢杭城",近日,"我们的价值观"实践活动——首届杭州学习节启动仪式在运河文化广场举行。联想到学习,使我思绪万千,在我们周围有多少人在阅读学习,每天阅读的时间占多少比例,据权威统计第五次全民阅读数字显示,网络阅读近几年来持续走高,而我们传统阅读方式、人数依然停留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这值得我们去思索。杭州在创全国文明城市,全体市民文明程度是否随着创建文明而同步提高,包括我们各级政府公务员。学习是人们成材之梯、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拟建胶莱运河工程附近主要发育的海水入侵、风暴潮、水灾和旱灾、地震砂土液化、水资源缺乏、地表水污染等地质灾害与环境问题,探讨了拟建工程可能引发或加剧风暴潮、海水入侵、地下水环境变化、土地盐渍化和岸坡稳定性等地质灾害或环境问题。对工程建设前的预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议,以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或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一带一路"与"两洋战略"背景下,基于各种目标的战略与工程被大量提出,并进行了论证。其中关于开发克拉运河的提议,被认为具有破解"马六甲困局"的重大意义。对此,本文运用VRTS分析法,从战略价值、战略风险和开发时机、开发(时序)策略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指出该提议存在战略价值高估、战略风险低估,以及战略时机误判和战略时序安排不够合理等问题,建议暂时搁置,并探索其他可行替代方案。本文关于开发克拉运河的分析,对于其他战略项目论证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胶州湾附近2001、1994、1988和1979年的TM影像及莱州湾附近2002年ETM、2000年ETM和1984年TM等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胶莱运河南北入海口附近的地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北胶莱河河口及其西侧岸滩和大沽河河口及其西侧岸滩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如人工养殖、防洪堤坝等)岸线变化显著,而北胶莱河河口东岸和大沽河河口东岸地区岸线无明显变化。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还分析了胶莱人工运河开通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最早提出火星存在有运河的,是意大利天学家斯基阿帕雷利。他在1877年,利用火星近日点与地球会合的机会,用口径24厘米的望远镜观察火星,发现在火星的圆面上有些模糊不清的直线条,这些暗线把一个个暗斑连接起来。他经过继续观察又发现有的暗线宽达120公里,长4800公里,纵横交错,形成覆盖火星大陆的网络。并发现有两条晴线相互平行,还有季节变化。他还将自己的发现绘制成图表,公布于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