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14篇
海洋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或多期扫描技术对肝内小于3cm或CT表现不典型的肝小血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期或多期全肝和局部动态扫描。结果:直径小于3cm的肝小血管瘤增强表现复杂,呈多样化的影像。结论:肝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正确率与CT扫描技术密切相关,而观察延迟和扫描病灶密度的充盈程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种近年发展的MRI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广大临床大夫的认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拓展前景。SWI作为常规MRI检查的重要补充序列,采用3D梯度回波扫描,完全速度补偿,射频脉冲扰相等技术,具有三维、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分析软组织血管瘤的结构成分,鉴别活动性出血、机化血栓、钙化及铁沉积等。而且SWI相位图能够清楚显示瘤体内部新生血管、瘤体周围静脉血管位置和形态改变,更有利于准确评估病变范围及程度,为血管瘤定位及定性诊断可以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化浊汤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的各方面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肝脏彩超分级、血脂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对50例原发性肝癌、26例肝血管瘤、15例肝转移瘤和9例肝囊肿进行了形态学分析和比较;反映病灶密度的CT值进行测量和统计;注药后增强扫描进行分析和描述。发现CT图像上最易确诊的是肝囊肿。肝癌病灶边缘有持征,表现膨胀性生长的边缘清晰,可见有包膜,浸润性生长的注药后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变清晰,并较平扫时病灶有缩小。肝血管瘤在注药后增强扫描,尤其是延迟扫描病变部大部被充添,这可将肝血管与肝癌和肝转移瘤区别开来。而肝癌和肝转移瘤要通过形态学特征,注药后增强扫描和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坐浴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VL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 例VLS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当归补血汤加减坐浴治疗,疗程为3个月。采用Cattaneo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表对外阴瘙痒、萎缩程度、皮肤颜色、病变范围及皮肤弹性(皲裂)情况进行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症状、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进行评价,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2 例患者中,痊愈5 例,显效11 例,有效33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4.23%(49/52);治疗后患者Cattaneo临床症状体征积分、SF-36各项目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中药坐浴治疗VL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其中11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术前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中年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女性17例(17/18,占94.44%),43~70岁之间共15例(15/18,占83.33%).发病部位集中于左下肺(9/18,占50.00%).18例肺内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6例见斑点状钙化(6/18,33.33%),3例见浅分叶,1例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所有病例均无空洞,无胸膜凹陷和受侵,无血管切迹征.CT值为26~40 Hu.11例增强CT中10例(10/11,占90.91%)病灶呈明显强化,有一定的延迟强化,CT值增加46~60 Hu以上.结论:CT对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准确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增强CT是必要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其中11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术前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中年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女性17例(17/18,占94.44%),43~70岁之间共15例(15/18,占83.33%)。发病部位集中于左下肺(9/18,占50.00%)。18例肺内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6例见斑点状钙化(6/18,33.33%),3例见浅分叶,1例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所有病例均无空洞,无胸膜凹陷和受侵,无血管切迹征。CT值为26~40Hu。11例增强CT中10例(10/11,占90.91%)病灶呈明显强化,有一定的延迟强化,CT值增加46~60Hu以上。结论:CT对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准确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增强CT是必要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的MSCT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SP的MSCT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17~73岁。结果:MSCT表现:均位于肺组织外带内单发肿块,8例(53%)呈类圆或椭圆形,6例(40%)呈浅分叶状,边界清,1例(7%)边缘光整,边界欠清。空气新月征3例(20%)、晕征4例(25%)、贴边血管征3例(20%)、尾征1例(7%)。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10例,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延迟性强化5例。结论:PSP罕见,多发生于中年女性,MSCT有一定的特征,掌握CT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增强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病理确诊的硬化性肺泡细胞瘤患者的CT图像。结果:42例均表现为肺内单发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楚,形态呈圆形(11例)、类圆形(3例)和浅分叶形(28例)。分布呈周围型41例,中央型1例。合并贴边血管征29例,钙化11例,血管强化征8例,晕征6例,空气新月征1例。增强扫描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15例,明显强化24例。10例行静脉期扫描,均见延迟强化。病灶直径0.9~8.5 cm,病灶> 3 cm组密度不均匀的概率较病灶≤3 c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P在增强CT上具有强化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结合CT形态学表现和强化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