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3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T-t轨迹研究是当前变质动力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笔者初步探讨了压力(P)的确定或解释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热应力、构造应力或流体压力是某时、某空间位置产生压力异常的原因,并以辽河群盖县岩组为例说明了区域变质作用中各种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The effects of degraded porphyran (P1) and natural porphyran (P) on the lifespan and vitality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are studied. The porphyrans, added daily to the food medium at 0.2% and 1% concentration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lifespan in average of 55.79 and 58.23 d in 0.2% P1 diet females and 1% P1 diet males, extending by 12.29% and 8.60% over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porphyrans on D. melanogaster in heat-stress condition were also examined, and found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survival time. The results which are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porphyrans are related to their free radical scavenger action. Considerable increase in vitality demonstrated that vitalities of middle-aged fly (assessed by measuring their mating capacity) was observed after porphyrans addition. Therefore, porphyrans a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rate of aging, and P1 in low molecular weight is better than natural P.  相似文献   
3.
地震的孕育和异常的产生是多物理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其中应力场、渗流场和热场是其中最重要的物理场.岩石变形与热效应导致流体孔隙压力和渗透特性的改变;流-固传热和岩石变形生热引起温度变化;热应力与流体孔隙压力变化影响岩石变形.  相似文献   
4.
边坡岩体浅层破坏的热应力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温度变化是影响边坡岩体风化并导致浅层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边坡岩体内的温度变化比较复杂, 且随地面温度的变化呈周期性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导致热应力的生成, 温度变化的周期性致使热应力具有交变性。在这种交变应力作用下, 边坡浅部岩体的破坏表现出疲劳特征。本文分析了边坡岩体中的温度场和热应力的分布特征以及边坡岩体疲劳破坏的机理及判据。  相似文献   
5.
6.
引水隧洞工程中热应力中对围岩表层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中的热应力作用,是岩石热学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的内容。热应力由温度变化造成,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热应力的周期性变化,热应力周期性作用导致岩石的疲劳破坏。以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为例,分析隧洞围岩温度场的分布特征,根据热应力交变作用特点,提出岩石的疲劳破坏判据,并利用这个判据分析热应力作用下隧洞围岩表层的破坏特点。  相似文献   
7.
陕西金堆城斑岩钼矿含矿裂隙分布规律与成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金堆城斑岩钼矿含矿裂隙系统的定点等积测量数据用分块三次多项式汉梅特插值趋势面分析程序进行电算,编制了各主要成矿阶段的裂隙密度和含脉率等值线图以及裂隙产状等密图。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期裂隙含脉率峰值区以矿化斑岩小岩体为中心向外逐渐降低,与钼品位变化趋势一致,这类裂隙是在斑岩造成的热应力破裂基础上,再经区域构造应力多次作用形成;成矿前和成矿后裂隙系统的含脉率极值区偏离或远离斑岩体,仅与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有关。裂隙系统主导走向为北北西,成矿产生在以压应力为主的构造环境中,含矿裂隙系统的特征与成矿过程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金属矿山井下热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国 《湖南地质》2003,22(2):153-156
金属矿山井下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最直接的危害因素主要为温度、湿度、矿尘、有毒有害气体等,导致温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去下热源及热应力,因此对井下热源进行调查分析就成为我们改善井下环境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梯度结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的双层结构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和双层结构复合片相比,梯度结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轴向拉应力由698 MPa降到了283 MPa,径向拉应力由1470 MPa降低到880 MPa,剪应力由653 MPa降到368 MPa,此外还改善了界面处的应力分布,大大提高了界面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0.
随机介质热弹性力学模型球坐标问题的解析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随机介质热弹性力学模型,在随机韦泊分布和指数分布下,提出了一种解决随机概率分布用连续函数表示的方法,并推导出该模型球坐标问题的解析解。通过算例,对随机模型与均质模型热应力的区别做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概率分布参数m对随机模型的热应力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