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枯水径流预报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益平  邓俊 《水文》2008,28(3):33-37
介绍了BP人工神经网络的桔水径流预报方法,编制了锦屏一级水电站枯水径流预报方案.根据枯水径流预报方案的预报精度评定成果,总结了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枯水径流预报的特点.研究表明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枯水径流预报方案能够满足水文情报预报规范,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珠江流域的枯水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毛革 《水文》2008,28(3):65-66
本文简述了珠江下游控制站枯季径流特点及珠江流域枯水研究概况,对珠江枯水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珠江枯水研究的重点:开展人类活动对枯水径流的影响研究及枯水水文气候研究,同时指出,为指导流域的防旱抗旱工作,需建立枯水水情数据库及枯水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3.
枯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枯水和洪水是水文学中极值范畴,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大规模地开展河流枯水研究工作,但枯水研究的深度远远低于洪水。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可以发现,人类对枯水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①对不同区域影响枯水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②枯水频率分析以及有关枯水资料的处理方法;③分析枯水径流的计算方法及系统预测。从研究方法来看,过去,对于枯水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以概率统计学和时间序列分析等为主的传统方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方法纷纷地应用于枯水研究,如"3S"技术(RS、GIS、GPS)。通过枯水研究综述,对我国进一步开展枯水研究以及合理利用枯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国开展系统综合分析应用研究,特别是对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深远的科学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河1922~1932年连续11年枯水段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大量实测及历史资料,论证了黄河上游存在与中游同步的1922~1932年连续11年枯水段,该枯水段的出现机率为200年一遇。建议以1951~1975年水文系列作为黄河水资源规划和水利计算的代表系列。  相似文献   
5.
洪泽湖枯水年比较及与ENSO事件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1954-1999年洪泽湖水文资料,总结出1999年干旱年汛期湖水入不敷出属历史旱年罕见。同时对湖区的干旱年与ENSO事件关系作了初步研究,得出拉尼娜事件结束的当年和次年洪泽湖都不会出现干旱年。  相似文献   
6.
张杰 《黑龙江气象》2008,25(1):17-18
本文分析了1949~2003年松花江哈尔滨段最低、最高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历年的枯洪水情况,从而得出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位变化规律和枯洪水历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长江涪陵白鹤梁历史枯水题刻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耀奉 《水文》1999,(2):38-42
历史枯水,文献记载极少,调查访问时人们印象不深,更重要的是难以计量表达应用。三峡工程水文研究河段(江津至宜昌)历史枯水得天独厚,以丰富的题刻文字形式遗存,经多次调查发现,积累了科学的历史资料。该河段历史枯水题刻文字,最早见诸文献的有重庆朝天门灵石题刻...  相似文献   
8.
根据1736-2004年近270 a来的代用资料和实测资料,对唐乃亥水文站逐年来水量划分为9个丰水年段,8个枯水年段。在同时段的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资料中,找到9个SCL的极长点,8个SCL的极短点,发现SCL的极长(短)点都出现在丰(枯)水年段之中或超前1~2 a。这为黄河源区丰、枯水段的预测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指标。最后,从"宇地磁耦合假说"出发,解释其关系密切的物理原因。  相似文献   
9.
1933~2007年黄河上中游连续枯水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按照颜济奎分析黄河上中游连续枯水段的方法,根据潼关站1960~2007年实测年均径流量,依据龙门、华县、河津、状头四站多年年均径流量为基础,具体分析1960~2007年黄河上中游径流量丰枯的变化情况,获得1969~1982年和1985~2007年两个连续枯水段确实存在.从连续枯水长短和程度来看,1985~007年居黄河上中游538年中11个连续枯水段之首.得到黄河上中游水文周期平均在70~80年之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岩溶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与讨论——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明确提出岩溶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基于岩溶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及其分类系统,并以贵阳市为例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 ( 1)用水类型由温饱型过渡到初步富裕型,枯水资源对各种用水对象承载力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 2)目前贵阳市应采取“总体小康型”的用水类型,以能更好地发展贵阳市的经济; ( 3)从整个区域上看,修文县是最大的缺载区域,具有很大的枯水资源经济发展空间,人水关系呈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云岩区是最大的超载区域,枯水资源已经严重地制约着该区经济发展,人水关系呈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