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4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玉霖  贾俊成 《台湾海峡》1996,15(2):182-190
罗非鱼球状囊微音器电位是一个双峰波。峰频与刺激声频成2:1关系;在20-80Hz电位波形不规则。在300-900Hz电位波呈矩形。实验表明,球状囊不同区域对一一的声频敏感性不一样;延脑-脊髓连结处的诱发电位与球状囊微音器电位相似,但在130Hz电位呈单峰波;罗非鱼可闻频域在20-900Hz,最大敏感声频在130Hz,其相对敏感性为23.01dB;延脑-脊髓连接处诱发电位最大值在63Hz和130Hz  相似文献   
2.
介绍李丹丹教授运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内耳眩晕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内耳眩晕的病机主要为脾虚饮动,气机逆乱、肝郁风动,土湿木抑两方面,两者互有联系,互相影响,并在该病机指导下,治疗上以“温阳化饮、扶土抑木”为基本原则,多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藿夏苓泽汤治疗痰湿中阻型内耳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内耳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 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 例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8%(38/42),对照组为70.00%(2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眩晕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9.52%(4/42),对照组为37.50%(15/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医常规疗法联合藿夏苓泽汤治疗痰湿中阻型内耳眩晕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尼罗罗非鱼内耳的形态:其中有骨迷路组成骨块;膜迷路半规管和耳石器官的组成、大小、形状;三块耳石的大小和形状;壶腹脊和听斑的形状、位置;膜迷路上皮细胞、壶腹脊和听斑中的感觉毛细胞、支持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相位对比Micro-CT研究小鼠在体内耳微小结构,并探讨该技术对在体内耳微小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成年小鼠,麻醉后处死;应用基于传播的相位对比Micro-CT扫描小鼠双侧内耳;重建CT数据,像素点大小9μm;进行图像重组,得到像素点尺寸不同的CT图像。结果:在像素点大小为9μm的CT图像上,可清晰观察耳蜗蜗轴、骨螺旋板、椭圆囊斑、球囊斑等微小结构;像素点大小为36μm的图像仍可显示以上目标结构;像素点大小为54μm的图像上,各微小结构边缘不太清晰,只可显示其轮廓;像素点大小为72μm的图像上,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已不可见。结论:基于传播的相位对比Micro-CT对小鼠在体内耳微小结构成像具有明显优势,且在像素点尺寸不大于36μm的条件下,相位对比Micro-CT可较为清晰地显示在体小鼠内耳微小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