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异构多源GIS平台服务的深度融合问题,结合广东省的实际省情,提出了"集中注册-统一运维-全面监控"的异构服务协同管理机制,实现了广东省省市级GIS平台服务的互联互通,解决了省市级地理信息资源难以统筹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简单介绍了县局如何通过 X.28实现和地区局域网互联,并详述了 X.28的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3.
开放数据库互联与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开放数据库互联的基本原理 ,从技术角度探讨了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应用开放数据库互联技术的实际价值 ,并建立了一个在客户 /服务器模式下两者集成的可行性模型。  相似文献   
4.
二层交换机转发帧的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二层交换机转发帧的原理及其具体的硬件和软件实现.着重讲解了其软件实现的过程中,在各种端口上设置MAC地址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庞子琴 《广东气象》2015,37(1):40-43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信息交流颠覆性的变革,分析移动互联时代媒体特征,通过剖析一档电台节目应对移动互联时代冲击的成功案例,从中观察和思考气象服务,面对移动互联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要走出过去的经验,重新审视服务理念和机制,服务定位要顺应形势进行优化和调整,处理气象服务传统手段与新手段关系,要坚持优势,扬长避短,新旧手段加强互联互补互动,利用渠道便利性,逐步引导公众参与到气象服务中,同时要开阔思路,进一步挖掘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6.
随着5G/6G、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万物互联时代。本文探讨万物互联时代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五大特点:定位技术从GNSS和地面测量走向无所不在的定位导航定时(PNT)服务体系;遥感技术从孤立的遥感卫星走向空天地传感网络;地理信息服务从地图数据库为主走向真三维实景和数字孪生;3S集成从移动测量发展到智能机器人服务;学科研究范围从对地观测走向物联监测和对人类活动的感知。笔者基于这些特点进一步剖析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新时代地球空间信息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三大科学技术问题:测绘学科如何服务人与机器人的共同需求?遥感影像解译的机理是什么和如何突破实现技术的瓶颈?如何利用时空大数据挖掘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空间感知走向空间认知?万物互联时代的地球空间信息学,必须且完全可能为万物互联的数字地球和智慧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重点介绍黑龙江省位置服务中心十年建设过程与研究成果,就中心硬件配备、平台建设进行阐述;对位置服务平台的逻辑组成、功能架构、终端产品接入及服务接口情况作详细说明;针对中心在北斗领域的研究应用、多年来探索的服务模式,以及位置服务标准化建设所做工作进行探讨。文末对黑龙江省位置服务中心下一步的新技术研究与产品化、市场化策略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五大连池风景区微信公众账号的建设模式,微信公众账号作为景区的宣传推广工具,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自助导览服务,解决游客旅行前、中、后所需,实现智慧旅游移动端应用,集旅游推广营销与游客旅行服务构建一体化移动端产品。微信公众账号还将以二维码的形式,在"天地图·五大连池"门户网站、景区入口以及各大商场、酒店醒目位置展示,作为打通线上线下的必要环节,以提升游客访问量,形成智慧旅游O2O闭环。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Windows NT网络,与Novell网互联,市用户远程终端直接访问市局网络,并在Visual Bailc语言环境下设计了终端软件,可提供卫星云图、传真圈、雨情、水情等防汛抗旱服务信息。软件主观,操作简单,功能完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地震行业地面骨干网与应急卫星通信网的运行现状及互联存在的路由问题,讨论了实现两网互联的路由设计目标和策略,根据OSPF协议与BGP协议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了统一互联的接入方法,以及联合使用OSPF和BGP协议解决两网互联路由问题的具体方案,经网络仿真平台测试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