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2009年血吸虫调查资料,对洱源县的血吸虫基本情况、螺情、病情、年度疫情变化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洱源县的有螺地主要分布在炼铁乡、乔后镇、茈碧湖、邓川镇、右所镇、牛街乡、三营镇、凤羽乡。经过多年的防控,有螺面积从2004年的1074万m2下降至432万m2,阳性钉螺行政村由45个下降到0,阳性钉螺点由460个下降到0个,全县人畜感染率分别从2004年的9.18%、6.03%下降至2009年的0.15%、0.33%。  相似文献   
2.
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分别取日平均气温5.87℃和15.17℃为钉螺和日本血吸虫生长的下限温度,取3846.28 d·℃和842.95 d·℃为其有效积温指标。以1986年为分界点,利用1950-2003年气象台站日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80%保证率下,5 d滑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87℃和15.17℃的起始日和结束日以及历年有效积温,借助ArcGIS8.3模块分析了钉螺和血吸虫生长发育季节气候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使大部分地区钉螺和血吸虫生长发育季节延长,生长发育速度加快。气候变化可能使钉螺感染季节延长,感染率增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