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陈英仪  佟建平 《大气科学》1992,16(6):698-706
本文采用实际的大气资料分析了一个正压平均环流距平模式各项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单纯考虑初始场的惯性预报的准确率随所取平均时间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并以长波和超长波段最为显著. 加上气候平均风场及地球球面效应等动力因子后的修正的惯性预报,其结果不如纯惯性预报好.而且,所取的平均时间越长,效果越差.加进散度订正因子后,对长波和超长波的预报起明显改进作用, 对平均环流的预报起重要作用的因子是未知的强迫作用项.根据分析,本文提出了提高平均环流预报准确率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原东侧一次大暴雨过程动力热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6,他引:4  
2006年7月6~7日高原东侧发生了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与以往高原东侧暴雨过程概念模型不同的是,这次暴雨过程中没有出现低空急流,在暴雨强盛阶段伴有全风速增强。本文采用诊断分析方法,从暴雨发生所需的热力、水汽及动力条件入手,采用相当位温、水汽通量、视热源和视水汽汇、湿位涡等几个物理量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了暴雨发生、发展的机制。西南涡与高温、高湿的大气条件相配合,高低空风的垂直切变及来自孟加拉湾的充沛水汽输送和辐合,为该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次暴雨以对流性降水为主,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垂直输送作用是加热的主要贡献项,而局地变化项和平流项有相反的变化特征,其共同作用是减小对加热的贡献;该过程中湿斜压性是位涡的主要贡献项,湿位涡的演变与暴雨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湿位涡最大值与暴雨峰值出现时间一致,位势不稳定对触发暴雨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贵州冻雨形成的环境场条件及其预报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冬季风暴各种降水类型中,冻雨的预报是其中最有难度,也最具挑战的一种。贵州湖南冻雨是在对流层高、中、低层各纬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直接和主要的影响系统有:高层的副热带高空急流锋区、低层的云贵准静止锋以及中低层的西南低空急流。在这种复杂的天气背景下,为了准确地分析并预报出冻雨的发生区域,在仔细分析研究冻雨发生的大气背景和天气特点后,我们探索性地提出一套冻雨的诊断预测方法,即“动力因子”和“三步判别法”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我们把该方法应用到中国冻雨最为频发的贵州地区,首先利用动力因子垂直积分的斜压涡度参数(qBsum)找到未来因斜压性较强而易发生弱降水的区域,再结合预报场的单站探空资料,进行三步判断方法,就能比较全面地判断冻雨发生的区域,对冻雨进行准确预报。  相似文献   
4.
敏视达公司生产的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中,包含一个独立运行的雷达诊断工具软件RDASOT(雷达数据采集系统运行测试Radar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perability Test),RDASOT是专用于确定雷达数据采集单元RDA(Radar Data Acquisition)硬件状态及增强维护能力的软件,是帮助雷达保障人员进行故障诊断测试的辅助工具。RDASOT主要运用于诊断测试、标定测试和辅助维护。  相似文献   
5.
"98.7"突发性特大暴雨中尺度切变线低涡发展的涡源诊断   总被引:1,自引:26,他引:1  
冯伍虎  程麟生 《高原气象》2002,21(5):447-456
1998年7月20~23日(简称“98.7”)发生在武汉周边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与沿低涡切变线相继生成和强烈发展的MαCS及MβCS直接关联。利用MM5模拟提供的高空间分辨(20km)输出资料,对这次突发性特大暴雨中尺度切变线低涡发展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诊断。涡度分析指出,高、低空正涡度中心在武汉周边地区上空的叠加和耦合是该低涡切变线持续发展的主要物理机制之一。总涡源的诊断揭示,在突发性暴雨强烈发生发展期,武汉周边地区上空从低层到高层有一近乎垂直的涡源高值区生成和维持,其垂直结构的发展演变与涡度场垂直结构的发展演变相一致。这一结果表明,大气总涡源对该中尺度低涡切变线的生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该暴雨中尺度系统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机制。对贡献于总涡源的诸分量计算表明,在650hPa以下,散度项对大气总涡源的正贡献最大,但在此层以上至200hPa之间,垂直涡度平流项的贡献要比散度项大,同时水平平流项也为正贡献;在整个对流层,扭转项对总涡源为负贡献,散度项只在450~250hPa之间为负贡献。在近地层,垂直涡度平流项和水平平流项基本对总涡源不作任何贡献。时间平均涡源和纯扰动涡源对低涡切变线的生成很重要;在强烈发展期,相互作用涡源作用最大,纯扰动涡源贡献次之;随着非线性相互作用涡源贡献的减小,低涡切变线东移减弱。在该期间时间平均涡源和纯扰动涡源仍为正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病理分析及根治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方创琳 《地理科学》2001,21(2):97-102
分析了我国区域发避孕药规划编制与实施效果的问卷调查,认为中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效果总体良好,但在编制与实施中依然存在着六大病理,即规划意图表现为面向权力完成计划或追求政绩、规划阵容要么是“永久牌”,要么是“飞鸽牌”;规划目标追求脱离实际的“一步锁定”目标;规划程序沿袭自上而下的集权制;规划服务的对象追求成果至上和官至上;规划评审实行编审连体制,针对这些问题,应当立足规划病理,厉行对症下药;转换经营机制,倡导风险规划;做好规划实施追踪监控,提高规划应用导向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