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雷州半岛全新世高温期珊瑚生长所揭示的环境突变事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南海北部雷州半岛徐闻县灯楼角角孔珊瑚礁剖面(20°14.005′N, 109°55.200′E)的研究, 发现在全新世高温期存在至少9次高频率、大幅度的气候突然变冷事件, 将这一现象命名为“雷州事件”. 这一时期是雷州半岛珊瑚礁发育的适宜期, 至少可分为9个阶段, 每一阶段(即一次气候适宜期)的持续时间约20~50 a, 之后即在冬季突然出现一次低温和(或)相对低海平面事件, 导致角孔珊瑚大量死亡, 并出露遭受磨蚀, 形成间断面; 如此循环往复, 形成厚逾4 m的角孔珊瑚礁坪. 此段时间地壳分阶段性地下沉, 海平面上升. 该珊瑚礁剖面是研究中国南部热带地区全新世高温期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宝贵的材料, 为全新世高温期的高频气候不稳定性演化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 对传统的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特征提供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分布于雷州半岛南部火山湖盆及火山岩洼地内的田洋组,是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中期沉积的一套内陆湖相地层体,以富含硅藻为主要特征.其岩性组合下部由粘土质硅藻土、含粘土硅藻土和硅藻土组成,中部以含硅藻粘土和硅藻质粘土为主,上部为粘土质硅藻土和硅藻土.就单个湖盆而言,其岩性组合变化不大,不同的湖盆,岩性组合略有差异.沉积厚度以湖盆或洼地中心最厚,往边缘逐渐变薄.岩相变化自下而上由深湖亚相→浅湖亚相→滨湖亚相转变.由于田洋组在沉积过程中所具备的特殊地理地质环境,大量硅藻在湖泊富营养的水环境中生存、繁殖和死亡,从而形成了大厚度由硅藻遗骸堆积而成的硅藻土矿,其硅藻含量一般为60%~80%,最高达90%,总储量约215.8×106t,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2018年9月和12月,两次调查了广东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海水的环境质量。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平均综合水质指数为0.38,一类海水平均达标率为93.59%,海水中铅、磷酸盐、锌的含量达标率偏低,分别为53.85%、73.1%、96.15%。12月保护区海水中的无机氮、磷酸盐、溶解氧、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9月,保护区实验区和缓冲区站位的水质优于核心区站位的水质。该保护区海域综合水质定性评价结果为优。靠近康港附近站位的营养盐相对偏高,磷酸盐的平均达标率仅为73.1%,因此,需加强对康港附近海域养殖情况的监控,尽量减少养殖废水对保护区海域的排放,保持保护区海水清洁,以利于对保护区内珍稀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雷州文化缺乏对外展示传播平台的困境,将三维激光扫描、物联网、多维图像展示、虚拟漫游等技术相结合,采用技术集成理念,详细设计平台架构、功能模块,构建雷州文化空间数据库、知识库,并运用三维图像处理、场景建模、360度全景漫游等技术对重点文物进行虚拟化展示,实现基于Web的雷州文化数字化展示传播平台,重点阐述全景漫游、基于文本和内容的图像检索、数据库快速访问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忠贞刚烈的南宋名相赵鼎,两度拜相两度被贬,却矢志不渝。赵鼎59岁时贬往吉阳路经雷州,"敬贤如师"的雷州人民敬仰他的气节学术和人品胸襟,把他请进"十贤祠"以纪念以瞻仰。  相似文献   
6.
雷州文化作为广东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长期未被重视而被边缘化,这很不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中山大学教授司徒尚纪所著《雷州文化概论》近期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产于雷州半岛的雷州马尾藻(Sargassum leizhouense)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合形态解剖、分类学特征等观察,比较了与同类组中其他3种马尾藻的特征差异,澄清了其分类地位,并修改了雷州马尾藻的检索表。结果表明,雷州马尾藻属于马尾藻属、真马尾藻亚属、叶托混生组、拟叶托混生亚组;尽管雷州马尾藻与该组的瓦氏马尾藻(S.vachellianum)、鳞茎马尾藻(S.bulbiferum)及滑托组的亨氏马尾藻(S.henslowianum)形态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与上述3种马尾藻的主要差异在于球芽及分裂叶的有无。本研究不仅修改了雷州马尾藻分类地位,也为将来开展该马尾藻的人工繁育及养殖、加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布部监测了城月河--雷州湾30多种水质化学要素,探讨各化学要素的变化规律,求出多种化学要素的回归方程,计算了不同河段平均每km CODMn自净百分率,得出CODMn随流程的回归方程和距离自净速率常数,分析,解释了多种化学要素间的相关关系及自净作用原因和机理。  相似文献   
9.
雷州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声母系统相比较,双唇音、舌尖中音、舌根音基本相同;雷州话多了一个双唇音,一个喉头音;普通话多了一个唇齿音;普通话有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三组声母,而雷州话只有一组类似普通话舌尖前音的声母(有专家认为是舌叶音),这是雷州话声母系统和普通话声母系统的差异,也是雷州人学习普通话的障碍。雷州话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相比较,在调类及调值上相差极大。但重要的还是雷州话有入声,普通话则没有。通过比较研究雷州话与普通话声母声调方面的异同,发现雷州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从而对症下药,发挥正迁移、克服负迁移,纠正“雷式普通话”这样的语音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李巧玲 《热带地理》2015,35(5):701-707
在分析雷州具有临海、港湾众多等自然地理特征,是中国海上丝路必经之地的历史基础上,阐述海上丝路文化在雷州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在农业土地利用、器艺制作、建筑、以佛教和妈祖崇拜为主的观念文化等方面留下深刻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雷州文化具有多元、海洋、开放、包容、冒险等文化特质和风格。在当代背景下,应充分认识雷州海上丝路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通过开展海上丝路文化古迹普查,建立区域合作关系,构建海丝会展平台,进行宗教文化交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等途径,对雷州海上丝路文化资源加以深度发掘及开发利用,为建设“一带一路”之海上丝路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