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7篇
  免费   1748篇
  国内免费   2256篇
测绘学   1131篇
大气科学   8703篇
地球物理   1506篇
地质学   1310篇
海洋学   1172篇
天文学   103篇
综合类   406篇
自然地理   52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514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563篇
  2003年   605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530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533篇
  1998年   488篇
  1997年   520篇
  1996年   524篇
  1995年   482篇
  1994年   396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321篇
  1991年   236篇
  1990年   317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5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密矢量数字地图中敏感要素几何信息的定量测度,是实现定量化密级评定的基础和前提。如何进行敏感要素几何信息量的计算,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在现有地图信息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主要开展了3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从地理对象的敏感性入手,探讨了地图要素敏感性的定义与要素集合的敏感性表征指标;然后,基于任意发生元的Voronoi构建方法,实现了对点要素集、线要素集、部分覆盖面要素集及综合要素集的信息单元自动化剖分;最后,基于长度系数、面积系数和角度系数,提出了线、面要素图形复杂度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涉密矢量数字地图中敏感几何信息量的测度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遵循了信息量的非负性、连续性、可加性等特点,较为合理地反映了相关因素(地图比例尺、要素空间分布、要素图形复杂度、要素敏感系数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相关成果将支持矢量数字地图的定量化密级评定,并有助于完善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自然资源全要素调查工作中分类标准不同、调查口径不同、调查方法不同,造成的各部门调查软件平台重复开发建设和调查数据结果地理信息特征表达不清晰等问题,本文结合自然资源全要素野外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统一对象,构建了自然资源语义化特征模型,提出了表征不同自然资源类型的自适应野外调查方法,实现了灵活性高、性能优异的自然资源调查技术平台,形成了统一的自然资源全要素野外调查框架,可以有效提升多门类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业调查、动态调查的能力与水平,为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对于隧道和煤矿井巷的安全掘进 ,超前预报显得特别重要。但由于掌子面前的特殊环境限制及多种干扰的严重影响 ,给隧道及井巷超前预报技术的研究带来许多困难。在瞬变电磁理论的基础上 ,引入新的电磁传播理论———电磁导弹技术 ,作为对该技术的初步探索 ,文章论证了该技术在隧道超前预报中应用的可能性 ,并提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以及可能取得的新的技术突破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ace technology, earth ob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sky observatory technolo-gy, they have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of earthquakes and volcanoes in the terres-trial land. In recent years, the related agencies have done the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es o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ofearthquakes and volcanoes in the forewarning period by means of many approaches, such as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TIR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sis aperture radar (D-INSAR),astronomical time-latitude residual anomal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etc. A quite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foundation has been built in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eshave shown that these technology is efficient methods for high frequency crust movement. If the existed separate scientificforces and results are possibly assembled together to form a more complete integration monitoring syste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 sky observation, ground, deep geology and macro anomaly, it will come into a new stage of monitoring andpredicting of earthquakes and volcanic eruptions.  相似文献   
5.
The ability of several ab initio models to predict experimental 29Si-NMR chemical shift is examined. The shielding values of trimethylsilyl chloride (A), t-butyldimethylsilyl chloride (B) and allyltrimethylsilane (C) are calculated by GIAO, CSGT and IGAIM methods, using HF/6-31G^*, B3LYP/6-31G^* , HF/6-311 G^**, B3LYP/6-311 G^** and MPWlPW91/6-311 G^** models respectively. The 29Si chemical shifts calculated by GIAO method using HF/6-311 G^** model are highly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All of the models above reproduce the trends of chemical shifts in all cases studied, suggesting that the models are of practical value.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980年以来长江上游10次洪涝过程的500hpa环流形势分析,并用车比雪夫多项式对500hpa高度场进行展开,研究了各类洪涝过程的中期演变特征,发现代表不同洪涝过程环流形势变化的不同的车氏系数值都有明显的特征变化,结合欧洲中心中期数值预告96小时500hpa高度场的车氏系数分析,可为洪涝暴雨的中期预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带通滤波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81年7月由西南低涡等天气系统引起的大暴雨过程作了地面气象要素场的中尺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带通滤波后的场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其中一些物理量场的适当配置与6小时后的暴雨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说明了此带通滤波方法在实际业务预报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本依据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建议:1.在企业分配领域,鼓励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鼓励体制创新,推进技术股份化。2.在政府分配领域,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比例与其科技发展对经济贡献增长率挂钩,科技财税政策与产业政策、税源经济吻合,营造科技奖励的软环境。3.在社会分配领域,充分发挥技术评估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对进入技术市场的技术的成熟度和科技含量进行有效的测试和监管,保证技术商品的品质;技术交易当事人应具诚信态度和法制观念;重视中介的作用,把技术市场搞活。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中国地震学会形变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福建省地震局承办的GPS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研讨会,于2005年6月25日至27日在厦门召开。会议围绕GPS在地震预测研究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GPS与地震监测预报试验场地建设设计规划和研究思路以及GPS最新发展等进行了学术交流。来自全国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