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名将     
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生于得克萨斯州丹尼森城一个贫苦家庭。1915年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到步兵团服役。  相似文献   
2.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新构造特征与地震危险性估计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合野外调查,卫、航影象判读,地震活动及震源机制等资料,初步研究了北西向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新构造特征,探讨了拉分构造的发育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断裂带是一自中生代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大型活动断裂带;第四纪以来以强烈的水平左旋剪切错动为主,水平与垂直位错之比约为10:1。从历史地震活动规律推断了在未来20—30年内,该带将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并具有发生M≥7级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张立新  王睿 《贵州地质》2008,25(1):74-79
美国内华达州的金矿,最近被认为是富金的沉积喷流矿化作用形成的矿床,平均金品位为14g/t.典型的沉积喷流矿床发现于德国的Rammelsberg矿床(1g/t)、加拿大的Anvil地区矿床(0.7g/t) ,美国爱达荷州的Triumph矿床(2.2g/t).这些矿床特征显示盆地卤水可形成金矿床.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沉积喷流金矿床,代表了以前未被认识的包括大型Zn-Pb矿、中型的Zn-Pb-Ba(含Au)和重晶石的沉积喷流型矿床系列中的最后成员.矿物沉积、现代卤水和化学模拟的研究表明,沉积喷流型矿床中金属的比率和丰度的变化主要受硫的富集和氧化还原反应所控制.例如:金和钡溶解度在富H2S、贫SO2-4的流体中最高,然而碱金属溶解度在没有H2S存在时最高.化学模拟实验表明还原卤水在溶液温度为200℃时可以迁移1ppm的金(15wt% NaCl ,PH=5.5 ,H2S=0.01m).在卤水中H2S的含量主要受H2S的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的生产速率所控制,硫酸盐受流体中有机质和在沉积物中的Fe的硫化反应在液体中的迁移率所控制.因此,具有高有机碳和硫酸盐的沉积盆地形成的岩石中Fe含量低.碳酸盐岩和页岩,最有可能在能形成富金沉积喷流矿床的富含H2S的卤水环境中形成.由规模巨大的沉积喷流热水系统和盆地流体能够迁移金的证据提出了一种在沉积盆地中富集金的新机理,并为未来金的勘探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滦河现代三角洲演变的几何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滦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北岸,是1915年滦河改道进入现今位置入海之后形成的一个典型的扇状三角洲,在三角洲发育过程中,人中流水利工程对其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角洲大致经历了堆积前展,相对稳定和侵蚀衰亡3个阶段,不同阶段扇状三角洲表现出不同的几何学特征。作者在野外调查基础上,以1932年以来不同时期地形图和TM遥感数据为依据,对三角洲演变的几何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从而为认识扇状三角洲的发育阶段和三角洲海  相似文献   
5.
辽东湾北部海域营养状况与趋势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 1999-2006 年 6-8 月的调查数据,分析辽东湾北部海域的营养水平及变化趋势,以了解辽东湾北部海域营养水平的分布特点及污染状况.由 E 值和 CN/CP 值的总体评价结果来看,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和大凌河口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属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区,而锦州湾海域污染相对较轻,属于中度营养区;在时空分布上,辽东湾北部海域 1999 年与 2006 年污染较为严重,中间年份污染相对较轻.针对辽东湾的具体环境用 CN/CP 值的评价模式更能揭示出营养盐限制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This study recovered the Guadalupian conodont faunas from Shangsi (上寺) Section in Northeast Sichuan (四川). Four genera and nine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ree conodont zones were recognized and established; they include Jinogondolella nankingensis Zone, J. aserrata Zone, and J. postserrata Zone. The Roadian and Wordian boundary is set in the interval 5 m from the top of Bed 86 by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the conodont J. aserrata. The Wordian and Capitanian boundary is set in the interval 2.3 m from the top of the Bed 95 by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J. postserrata. Most of the specimens demonstrated low color alteration index (CAI) as 1.5-3, indicating that most part of the Maokou (茅口) Formation may have the suitable thermal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oil source rocks.  相似文献   
7.
甘孜-玉树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与近代大地震破裂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野外调查获得甘孜-玉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及近代地震破裂的新证据,由7个地点的断错地貌及其相关沉积物年龄确定出近5万年来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122)mm/a,该结果与鲜水河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估值很接近,反映了沿川滇~羌塘活动地块的北~东北边界的晚第四纪水平运动总体上是协调的,沿断裂的3个段落均发现近代大地震地表破裂的遗迹,其中,北西段1896年破裂至少长70km,相应地震的矩震级为7.3;中段的最新破裂长约180km,是一次矩震级约为7.7、未知年代的大地震形成的;东南段未知年代的最新破裂长约65km,最大同震左旋位移5.3m,估计相应地震的矩震级约为7.3,已根据调查资料推断了后两次大地震可能分别发生在1854年和1866年,这些证明该断裂的不同段落均具有发生大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阿坝州大九寨旅游区各气象站的历史整编责料为基础,对旅游区旅游的气候资源及影响旅行安全重要天气、游客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地面、探空、卫星云图、各物理量场以及各数值模式资料,对玉树州南部地区一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 Pa高空中高纬度形势为两槽一脊型,北部下滑的冷空气和南支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汇合在玉树南部区域时,容易触发玉树州南部地区大降水过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对大降水过程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水汽条件充足是此次大雨天气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值A-16 g/(h Pa×cm2×s)时,有利于降水天气出现;玉树南部地区处在假相当位温(总温度)密集带,且其值大于80℃(76℃),并存在高能舌,可以作为未来24小时玉树地区出现强降水的预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甘孜州是四川省重要牧场之一,草地变化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这里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为指标评价甘孜州2005年-2015年草地的长势变化,采用综合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和残差分析法定量评估气候和人类活动因素对草地变化的相对贡献,在此基础上分析气候因子和高程与NPP的年际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上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5年-2015年NPP平均为286.6g C/m2,NPP变化具有波动性,草地整体上呈现缓慢退化的趋势;(2)气候、人类活动以及两者综合作用对草地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6.5%、61.1%和12.4%,人类活动是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和人类活动是草地恢复的主导因素;(3)年均温度、日照时数与NPP变化呈正相关,高程、降雨与NPP变化呈负相关,其中年降雨量对NPP年际变化的相对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