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气象软科学》2007,(1):191-203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主办的中国气象局党校班作为气象部门新时期人才强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1年2月开办以来,在规模、影响和效果方面都取得了很显著的进步。从2003年春季班开始,正式成为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直属班,目前生源已覆盖到二十九个部委,累计培养学员1088人,其中为兄弟部委培养学员共计432名。 2006年秋季直属气象局班于2006年10月10日开学,2007年1月12日结业,培训时间历时3个月。本期党校班共有学员72人,分别来自中国气象局(10人)、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务院侨办、国务院港澳办、国家测绘局、国家药监局等15个部委。 党校毕业论文是学员在党校理论学习成果的综合反映。学员们对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结合部门工作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对策。本栏目选择党校班学员中与环境主题相关的优秀毕业论文,分2期给出摘编介绍给读者,旨在开启一扇了解党校学员学习成果的窗口。[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1982年,我本科毕业后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褚绍唐先生。褚绍唐先生广阔的视野和对地理教育独特的见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褚绍唐先生对我毕业论文的精心指导,是我终身难忘的。  相似文献   
3.
施雅风 《冰川冻土》2004,26(1):66-72
人生征途中,大学生活数年是很重要的甚至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在基础学识的成长,独立能力的形成,以至人生观的树立中都有重要作用.我于1919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市农家,仰仗父母异常勤劳刻苦支持上学,有幸于1937年考入杭州国立浙江大学,适值抗日战争开始,随校转移内迁(其中有8个月不在校),1940年初到达贵州遵义,尽管物质生产极其艰苦,但在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校长领导下,以《求是》为校训,依靠一批好教授,培养成勤奋、朴实、自由、民主、努力向上的好学风.我所在史地系在系主任人文地理学家张其昀教授组织下,汇集了一流学者包括地质学家叶良辅、气象学家涂长望、地貌学家任美锷、自然地理学家黄秉维、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等,每人开设二、三门以上课程,并由学生自愿选择为导师,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我选请叶良辅先生为导师,三年级结束时已将规定的学分课程读完,四年级得全力进行论文准备,对遵义附近地形,做了3个月实地调查,每有发现就向叶先生报告和讨论,特别高兴的是发现和证实一处河流劫夺和一处削平构造的古侵蚀面,写成6万字的论文,甚得叶师赞赏,经学校上报教育部得奖,论文主要内容以遵义附近之地形为名发表[1].  相似文献   
4.
钟业勋 《测绘工程》2009,18(6):77-78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除需要自己刻苦努力外,名师指导也是重要因素。我庆毒自己遇到了胡毓钜教授和吴忠性教授两位名师。 胡老师从指导我撰写毕业论文到为我的专著《数理地图学》的出版作序,40多年来,恩师的精心培养,使我深受教益。胡老师在青年时代已颇有名气,他设计的全国地图投影和全国挂图投影均被我国《国家大地图集》采用,他为《国家自然地图集》设计的地图投影系列及中国全图方位投影,中国百万分之一地形图的数学基础——等角圆锥投影均已定型为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地图投影。  相似文献   
5.
6.
人文地理学者的任务:认识空间乎?解释空间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语 :2 0 0 2年 1 1月 ,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决定 ,建立“青年地理学家学术论坛” ,并以之作为该工作委员会内部刊物《青年地理学家》的一个新形式。在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以及《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社的大力支持下 ,“青年地理学家学术论坛”第 1期正式与读者见面。论坛的宗旨是 :言青年之声 ,辩学术之理。该期论坛集中讨论了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建设。我们今后的讨论领域还会逐渐拓展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7.
在某大学文学系学习灾害社会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大地君也想学习地震科学,希望将来能够从事防灾工作。怎样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研修呢?于是他来到了在地震学和火山学研究方面颇具名气的新堂研究室。  相似文献   
8.
六.研究入门1955年7月底,在余山台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研究。李珩先生毫无保留地给我基本文献和三颗小行星未完成的计算资料,要我每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并让台上实习研究员刘振锐(1953年中山大学天文系毕业,1969年因肝癌去世)同我一起做。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方宗熙教授诞辰100周年,蓦然回首,恩师离开我们27年了。每当我回忆起在先生身边的一些往事,心中总不免涌起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1982年春天,我申请来到方先生的海洋生物遗传学教研室做毕业论文设计,  相似文献   
10.
速读     
《地图》2011,(2):20-20
博物Smithsonian 2011年2月 封面专题:鲜花产业的背后 你能想象得到,如今蓬勃发展的哥伦比亚的鲜花产业居然源于一位园艺专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么?David Cheever在他1967年的论文中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