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的趣闻     
思源 《海洋世界》2004,(1):19-20
鳗鱼是一种奇特而且神秘的鱼。它半辈子生长在海洋里,半辈子生活在江河中。在我国,每年入冬后鳗鱼从珠江漫游到西、南沙群岛附近四五百米深处的海底产卵;孵化后的鳗苗,又成群结队游回珠江口的内河发育生长。鳗鱼的这一古怪生活习性,几个世纪来笼  相似文献   
2.
企鹅珍珠贝人工苗生长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企鹅珍珠贝生长规律,观察了壳高2.5~5.0mm的出池幼苗,按月测量其生长参数和成活率,以及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生长最快的月份为7~11月和次年4~6月,壳长,壳高和壳宽月均增加量分别为3.8~13.0mm、4.7~11.2mm、2.3~3.8mm,月成活率97.8%~98.6%。企鹅珍珠贝生长最慢月份是11月至次年3月。  相似文献   
3.
1988~1989年,作者在山东省海阳县进行树脂涂料器材的采苗和养成筛选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90年,将海区试验移到了浙江省乐清湾进行,经过棚架式采苗和浮筏式养殖,附苗密度、生长速度,都能达到生产要求。1990年9月4日,对采苗情况进行验收,得到了专家及同行的好评。1991年扩大试验到1000片,与橡皮条交叉分挂在同一棚架上采苗,然后移到同一浮筏上养成。养成期间,几次抽样检测,分别测量其密度和大小。1992年4月9日,委托专家和同行再次验收,以检测的结果,推算出一台筏架树脂纸板和一台筏架橡…  相似文献   
4.
东海鳗苗也需要“希望工程”本刊记者书方“希望工程”本是我国为贫穷地区儿童助学的一项活动,在这里我们呼吁“东海鳗苗也需要‘希望工程’”,意在引起国人和有关方面的重视,尽快对正受人为肆虐的鳗苗采取救助行动。那么,东海鳗苗的希望在哪里呢……?!鳗,是鳗鲡的...  相似文献   
5.
牙鲆工厂化养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起信 《海洋科学》1996,20(4):28-30
  相似文献   
6.
4-碘苯氧乙酸在海带夏苗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4-碘苯氧乙酸(4-IPOAA)在海带夏苗培育中应用的试验结果。4-IPOAA对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形响,高剂量的4-IPOAA(500mg/L)对配子体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配子体在短期内即能正常排卵、排精并受精形成孢子体,低浓度的4-IPOAA(25mg/L以下)能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这项试验结果表明,有可能利用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特性,来改进目前所采用的低温、自然光条件下培育海带夏苗的工艺。作者建议把海带夏苗培育工艺改为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采苗;(2)在18℃以下水温条件下培育配子体;(3)在配子体成熟前用4-IPOAA处理,使其停止发育,在较高水温(20℃左右)条件下静水培养被抑制的配子体,(4)在计划夏苗出库前40—50天,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恢复最适条件下流水培育,(5)肉眼见苗后及时下海暂养。  相似文献   
7.
羊栖菜茎部愈伤组织再生苗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羊栖菜纵裂主枝上愈伤组织再生苗的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解剖学观察。发现此种成苗方式是在主枝 (茎 )或假根处由外皮层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再由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愈伤组织形成再生苗有望成为羊栖菜人工养殖种苗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今年天气干旱,多亏了土地整理项目,为我们打机井、修水渠、架设高低压线。”望着从新打的机井里抽出的清凉的水汩汩地流进田里,看着田里长势喜人的玉米苗,沁阳市柏香镇上辇村村民张军亮高兴得合不拢嘴。  相似文献   
9.
隶属于贵州格必(凸)河伏流洞穴系统的紫云苗厅,是世界上已知探明体积和表面积最大的洞厅,平面投影面积仅次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大厅。2014年英国研究人员采用Riegl VZ-400三维激光扫描仪首次对整个苗厅进行了地面激光扫描,本研究通过激光扫描数据并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分析,对苗厅基本形态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获得了如下新认识:(1)苗厅整体由两个洞厅与一段大型廊道(极有可能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洞穴廊道)共同构成,在形态上则是两个穹顶与一个拱顶相连接,总体呈“凹”字形。点云切片显示苗厅为鞍部(上部)水平截面呈两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多边形且底座并联的“双穹顶”特殊结构;(2)苗厅鞍部的多边形系多期地质构造错动所致,产生了不同方向、不同等级的断裂和节理体系,在区域内形成了具有格子状构造的格局,密集的裂隙交汇于苗厅使得溶蚀作用最为发育;(3)苗厅发育在交麻向斜核部下二叠厚层—块状石灰岩地层中,向斜底部的开张裂隙为地下水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是苗厅能发育成世界级巨大洞厅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4)苗厅还存在上层洞道,与区域内的层状洞穴共同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抬升与河流下切的双重作用。推测早期有其它多股水流从高处共同汇聚于苗厅,共同掏蚀出巨大的地下空间,并经历了从潜流带到包气带的转换,才最终形成现今所见的宏大洞厅;(5)根据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双穹顶”的发育暗示了有利于形成超大地下洞厅的特殊地质构造也是相邻成对的。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11,(2):6-7
第二十七次南极科学考察进展顺利北京时间1月8日,世界最高水平的天文科考支撑平台在中国南极昆仑站成功投入运行。该平台由东南大学和中国南极天文中心联合研制,为我国首座独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天文科考智能支撑平台。该平台攻克了昆仑站所在的南极冰穹A地区极寒、低气压、缺氧条件下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