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地震应急指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87年寻乌地震时应急指挥通信方面的回顾,结合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在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过程中的最新应用,阐述了作为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技术标准和特点。及其在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工作的作用和应用模式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无人艇技术的发展成熟,各型无人艇已逐步应用到民用和军用领域。无线通信系统作为无人艇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无人艇与母艇之间信息交互的功能。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出适用于无人艇应用场景的无线通信技术及工程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能根据无人艇工作状态提供连续稳定的数据链,经试验测试,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面向个人应用的地理信息集成方案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简单回顾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发展的过程,提出面向个人应用的地理信息集成方案和体系结构,并对实现此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现有无线通信技术条件下实现此系统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无线通信中信号场强的大小是衡量通信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是无线通信工作者把握无线通信可靠度的重要理论依据。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场强仪或者无线综合测试仪作为检测工具。对于固定点的气象无线通信,配备如此贵重的设备,需要不少投资,采用下面提供的计算公式对场强进行计算,是一种既经济又快捷的方法。无线通信场强的计算包括接收机允许的最低接收场强Er和接收点的场强Ep的计算。1接收机允许的最低接收场强Er的计算接收机通常是指国内FM制式的各种电台、气象警报接收机,其中频带宽为16KHZ,天线输入阻抗为50,考虑到环境噪声的干…  相似文献   
5.
便携式PET数据无线传输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便携式PET中数据高速传输的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便携式PET在进行检测时,由于探测器的移动导致了有线数据传输的困难.有别于以往采用的旋转光纤接头的方法,提出在狭小区域内应用高速无线传输技术来解决数据的连续传输问题,主要评测了无经传真(802.11g)的实际性能,采用多信道同时传输时,在信道独立条件下获得的总传输速率等于各信道速率之和,以此得到更高的传输速率来满足便携式PET大数据量的连续高速传输,在方便被检测体的自由活动方面显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黄骏 《广东气象》1998,(3):43-43
随着无线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甚高频段通信信道由于BP机的大量发展,使得磁场噪声非常严重,这对气象部门用于防灾广播用的警报系统构成很大威胁,影响了接收机的正常接收,轻者在收听时听到“嘟嘟”的干扰声,重者使收听中断,广播后接收机无法正常关机。为了保证接收机的接收性能,使灵敏度和抗干扰相互统一,并降低成本,适应气象部门的经济实力,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我们与辽宁铁岭信通无线电厂进行了近两年的技术合作,试制过程中由我们提供实验场所,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适合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式的基本原理及调制解调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实现,并给出OFDM基带处理系统的结构图和硬件模块框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无线通信塔雷电灾害的分析,采取有利措施,减少无线通信塔引发雷电灾害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典型的水下无线通信网进行分析,针对水声、光、射频3种通信模式在水下无线通信中的优缺点,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多模式自适应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概念及其框架结构,并对其中的自适应调制解调方式展开研究.结合MAC层协议,提出一种跨层的自适应调制解调解决方案,即通过收发双方的握手信息携带当前信道状态,由发射方根据握手信息,判断双方通信距离,预计信道未来状态,结合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自适应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式和调制方式,并利用握手信号通知接收方,从而实现在通信网络范围内数据或指令的快速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10.
基于SMS(短消息)通信的水文长观孔的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远程水文监测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组成、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工作原理、功能以及技术性能。该系统通过采集子站,将采集的数据整理后由GSM手机模块发送到监测中心进行处理,绘制出相应的曲线,并打印成报表。如果出现异常,则直接将相应信息发送到维修人员的手机上。监测中心还可以对采集子站进行远程参数设置、定时采集和电池电量等相关参数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