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地理教学》2006,(4):46-47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农家谚语。然而,有关专家对农户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我国80%的农户习惯于凭传统经验施肥,全国有1/3的农户施肥量超过所种庄稼的需要量;随着农民对种地投入的增加,农村“施肥过量,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施用农肥对岩溶溶蚀作用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下伏碳酸盐岩溶蚀作用研究对岩溶区成土作用及大气中CO_2影响意义重大.施肥改变了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场,进而会影响岩溶区的岩溶动力学过程及碳循环.本文在贵州贵阳碳酸盐岩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埋设白云石、石灰石试片,进行了野外溶蚀试验,观测了试片溶蚀量、土壤CO_2、土壤pH及其他如土壤含水量、土壤矿物与化学成分、土壤水化学成分等影响凶素.结果表明:(1)施用农家肥降低了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石灰石的溶蚀速率降低了10.48%~53.90%.平均25.51%;白云石的溶蚀速率降低了25.0%~65.69%,平均39.45%.同样条件下土壤中石灰石溶蚀量比白云石大.(2)施用农家肥降低了当地的碳酸盐岩成土速度,降低了35.77%~37.27%.(3)施肥土壤更利于CO_2的产生:施肥剖面土壤中CO_2浓度比空白剖面CO_2浓度高22.52%~198.87%,平均高93.94%;施肥剖面地面CO_2通量比空白剖面地面CO_通量高67.64%.(4)施用农家肥减少了土壤对大气CO_2的沉降量,在贵州贵阳地区,减少的大气CO_2沉降量为25.50%~39.45%;间接地对岩溶水CO_2汇的作用产生了抵消作用,在贵州贵阳地区,抵消作用为59.41%~62.73%.  相似文献   
4.
对河南市场流通的两种氯化稀土微肥-商丘“常乐”和天津“黄海”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证明,施用稀土小区较对照皆能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因施用技术不同所表现的产量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如仅拌种不喷施每公顷增产6%~8%,而在拌种基础上拔节期再喷施一次可使每公顷增产12%-14%,此外,施用“常乐”比“黄海”肥效要提高1%-2%,认为稀土复合肥企业用“常乐”作调理剂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驻马店地区土壤钾肥施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该区1994年土壤耕层养分普查,查明全区土壤严重缺钾,经过多点钾肥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证明施用钾肥有显著增产效果,本文就该近年来钾肥试验,示范结果作一综述分析,以利提高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北京郊区土壤中DDT(滴滴涕)残留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北京郊区农田表层土壤中DDT(滴滴涕)有不同程度的检出,∑DDTs含量介于2.7008~292.4021μg/kg之间,平均值为41.6227μg/kg。总体而言,DDT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样品中p,p′DDE和p,p′-DDT是DDT的主要残留物,p,p′-DDD/p,p′-DDE质量比为0-1.2730,大部分小于1,说明DDT主要降解为DDE类化合物,由此推断北京郊区的土地利用较多处于好氧环境中。(DDE+DDD)/DDT的比值在0.1044~1.4688之间,均值之比为0.3557,母体DDT含量占优势,DDT农药施用时间很短。经初步分析,北京郊区土壤中DDT的风险较低,但从食物链角度的风险评价结果来看,土壤中的DDT仍有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干旱是长期因扰我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春旱更为严重。农业化学抗旱节水技术针对性强、适应性广、应急性好,以其见效迅速、使用简便、投入经济、无毒无害的特点,能发挥独特作用而为其他常规农业措施难以替代。近年来,自治区农牧业气象中心的科技人员在我区...  相似文献   
8.
外源ASA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抗Cd2+毒害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高等水生沉水植物菹草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浓度Cd^2 毒害条件下外施乙酰水杨酸(ASA)对菹草叶中叶绿素含量、可容性蛋白含量、O2^v产生速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ASA可以显著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强保护酶的活性,降低O2^v产生速率、从而减轻了重金属Cd^2 胁迫对植物体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近海生态系统的人为营养盐输入及其控制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为活动每年新增大量的活性氮、磷,导致全球氮、磷循环失衡,新增活性氮、磷主要来源于合成氮肥的生产和施用、畜肥的施用、具固氮能力的农作物如豆科植物等的大规模种植,以及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等,而农作物生产与畜禽养殖是改变全球氮、磷循环的主要原因。随着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化肥施用量的激增,大量氮、磷进入近海,导致营养盐污染和富营养化,这已成为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河流径流和大气沉降进入近海生态环境中的新增氮和磷一半以上与人为活动有关。本文以波罗的海和东海为例,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近海的富营养化问题,研究表明从源头缓解富营养化的对策应同时聚焦氮与磷负荷的削减,具体措施包括降低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的土壤渗漏、合理施肥、种植多年生植物和种植休耕季覆被作物等。  相似文献   
10.
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投入,对农作物产出的影响较大,但如何评价化肥施用的增产效应及贡献率,目前还没有很多的研究,特别是对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施用贡献率也没有看到相关研究报道。在分析塔里木河流域不同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和苹果)化肥施用变动及各地州化肥施用结构变动的基础上,通过构建C-D生产函数,测算了塔河流域粮食、棉花和苹果3种作物的化肥、劳动力和机械投入的弹性系数,进一步估算了流域五地州农业生产的化肥贡献率,得出化肥施用对林果业和粮食的贡献较高;而且化肥施用增长幅度大的地区,化肥贡献率也高。表明塔里木河流域不同种植结构农作物产出对化肥施用的依赖程度还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