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98篇
地质学   452篇
海洋学   65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岸带是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的敏感地带,海岸线的提取和监测是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为基础,结合遥感影像处理和直方图均衡化等技术,实现了大连市獐子岛1985—2016年海岸线的自动化提取。结果表明:(1)通过与三位专家目视解译的成果比对,本文提取海岸线的精度能满足后续研究的要求(相对误差分别为0.045%,0.032%和0.023%);(2)近30年来,獐子岛海岸线总体呈现蚀退趋势,岸线长度与岛屿面积分别呈现变短和变小的趋势,獐子岛(主岛)和大耗岛的岸线蚀退速率最大,褡裢岛次之,小耗岛最小;在人类活动较为密集的区域,海岸线呈现出较为强烈的增长趋势,海水养殖和圈海建坝是岸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3)獐子岛海岸线具有显著的分形性质,分形维数随时间呈现增大的趋势,獐子岛(主岛)的分形维数最大,褡裢岛的分形维数最小。  相似文献   
2.
郑祥身 《极地研究》1990,2(4):28-35
纳尔逊岛Stansbury半岛被玄武质、玄武安山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以及沉积火山碎屑岩所覆盖。区域火山岩地层对比证明其是在形成长城站地区火山岩的同一火山作用下发育起来的。据地质接触关系和岩石组合特点,初步认为该半岛火山岩地层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岩性段,分别形成于两期火山作用。该半岛的主要构造线方向平行于菲尔德斯海峡,这在地貌特征及次火山岩的分布上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3.
4.
王自馨 《海洋世界》2005,(10):41-44
饮恨雷岛经历了昨晚长城海湾的风雪之夜,奥立格虽疲惫之极,却因出艇搜救未果而久不能眠。清晨7点51分,他突然接到韩国站呼叫,通报长城站在沙坝一带海岸发现遇险小艇物品,并请求加强对阿德雷岛一线继续搜寻。于是他分析了韩国人员在昨夜恶劣暴风雪中翻艇落水可能的过程,很快设想了自己下一步营救计划。8点30分,一辆改装的苏式装甲运兵车,装载着一支由俄罗斯队员为主的7人搜救队,急速向阿德雷  相似文献   
5.
6.
台湾东北海域冷涡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海洋调查历史资料,地我国台湾东北海域的冷涡基本状况--季节变化、类型结构与特点进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2提出该海域的冷涡有三处;在春季和夏季,有时出现双涡并存现象。(2)首次划分该海域的冷涡有二类6型。(3)该海域的冷涡民黑潮流轴摆动有关,并认为那里的冷涡一上升流,是黑潮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影响的典型实例之一。(4)该海域的冷涡具有低温、高盐、高密、低氧、高磷、高硅,高氧等特性。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的上升流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3午5月至1984年5月,我所对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24°30′N—26°00′N、121°00′E以西)进行了综合调查,对所取得的温、盐度及定点测流资料分析得出:6月至8月间,在调查海域西侧近岸海区存在着上升流现象,与上升流现象有关的近表层海水低温、高盐和高密(σ(?))出现在海坛岛附近海区。初步分析,调查海区西侧近岸海区上升流现象的成因,是来自海峡南部的海峡暖流水从海峡南部北上,经过调查海域时,由于受海底地形的影响,使近岸海区水文状况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台湾东北海域的水文资料分析,作者对台湾暖流起源提出以下看法:台湾暖流起源于黑潮分支和台湾暖水,黑潮分支为主要源泉。台湾暖流的深层水完全来自黑潮分支的深层水,不具有暖流性质,而其上层水是由黑潮分支的上层水和台湾暖水组成。由于台湾暖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此相应,台湾暖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周燕遐 《海洋信息》1994,(12):17-18
1 海洋环保机构及海洋环境调查 台湾“行政院”保护署1987年8月22日成立,负责台湾环境保护事务。省设环境保护局,县设环境保护处。另在台北市和高雄市专设环境保护局。交通部四大港务局负责所管辖区环境;内政部营建署负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原委会负责核废料处理,以及处理海域的环境及生态问题。 台湾海洋环境调查内容大致分三部分。一是:气象、水质、地质调查。主要调查大气环  相似文献   
10.
海坛岛海岸风沙特征及其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方 《海洋科学》1994,18(6):46-50
论述了海坛岛海岸风沙堆积物的沉积特征,对风沙地貌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其发育的基本条件和触发因素,研究其发育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