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909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586篇
地球物理   450篇
地质学   1629篇
海洋学   52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地质》1994,16(4):373
对新编的华北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目录(3(1/2)≤M<4(1/2))的精度和可信度进行了讨论。认为该地震目录从1484年后的记载率较高,它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的精度基本可以满足研究历史地震活动性的需要。它与中国地震目录(M≥4(3/4))比较,补充了相当数量的3(1/2)≤M≤4(1/2)的地震。利用历史有感地震目录分析了华北北部部分6级以上的历史地震,结果表明,这些地震在强震发生前具有明显的空区、条带、地震活动性增强、平静等前兆特征,同时,也显示了某些强*发生前的前震活动和主震之后起伏的强余震活动  相似文献   
2.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岩石圈减薄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嵇少丞  王茜  许志琴 《地质学报》2008,82(2):174-193
古太古代(约4.0 Ga)时地球上可能只有一个超级大陆, 它的岩石圈厚度高达400 km。在早元古代,这个超级大陆减薄、裂解成十几块,每块中心是太古宙岩石,边缘是元古宙岩石,且各块厚度不等(150~350km)。从元古宙之后这些被称之为稳定克拉通的大陆岩石圈就一直漂游在地幔软流圈之上。中国华北地块就是这些克拉通之一,与众不同的是它在中生代时遭受了第二次破坏,岩石圈厚度从古生代时的180~200 km 减少到现今的80~100 km。本文作者从流变学的视角出发,围绕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减薄这一核心问题,从  相似文献   
3.
华北克拉通北缘隆化地区S型花岗岩的独居石年龄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的隆化S型花岗岩由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石榴石花岗岩以及片麻理化的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其主体岩性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SiO_2和Al_2O_3含量分别为64.09%~69.6%以及14.6%~16.13%,K_2O/Na_2O>1.0,A/CNK>1,0,Mg~#在20.76~34.89之间变化,具有明显的Nb、Ta、P、Ti和Sr亏损以及Rb、K和Th富集。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样品JB6031-1)采用独居石电子探针U-Th-Pb化学法进行测年,获得了2553±120Ma、2180±42Ma和1854±24Ma三个年龄峰值。一颗独居石内部成分分带上6个分析点定年结果构成2553±120Ma的峰值年龄,这一年龄与我们最新获得的2506±7Ma和2541±8Ma(继承锆石年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相似,我们将这一独居石年龄解释为继承独居石的年龄,表明在赤城-隆化断裂以北存在太古宙陆块,并且在后期构造-热事件中发生部分熔融形成S型花岗岩。该独居石颗粒幔部成分分带上10个分析点的测年结果揭示的峰值年龄为2181±42Ma,该年龄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年龄值,我们建议2181±42Ma为S型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反映了S型花岗岩的侵位时代。独居石颗粒外部成分分带上8个分析点的测年结果构成1854±24Ma的峰值年龄,该年龄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的变质年龄接近,我们将其解释为S型花岗岩的变质年龄,表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构造演化与中部带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张宏福 《岩石学报》2008,24(11):2457-2467
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体系作为探讨岩石圈地幔形成年龄的重要手段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Re-Os体系是否会受到橄榄岩的低温蚀变如蛇纹石化和地幔交代作用或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在总结国际上典型造山带橄榄岩剖面研究和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体系基本不受蛇纹石化等低温蚀变作用的影响; 但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Re-Os体系的变化即Re或Os的带入。当熔体/岩石比例较小时(≤1),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Re含量显著增加,而放射成因的Os同位素即187Os增量有限。但当熔体/岩石比例很大时(≥1),会造成187Os同位素显著增加。同时,橄榄岩的Re含量与中等程度不相容主、微量元素如Al、Ti、Yb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橄榄岩的两阶段演化模式来解释,即早期的部分熔融残留和后期的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橄榄岩的Re含量与Cr含量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上述结果对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的演化过程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为华北东部古生代时期的确存在太古宙岩石圈地幔,然而新生代时期地幔橄榄岩捕虏体普遍具有元古宙而非太古宙的事实证明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的确广泛存在,从而造成岩石圈地幔橄榄岩变年轻。因此,新生代地幔捕虏体的Re-Os同位素年龄并不是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年龄,而是混合作用的结果。汉诺坝地幔橄榄岩的Re含量和Sr、Nd同位素组成符合橄榄岩—多元熔体相互作用的混合趋势,其橄榄岩的全岩Al2O3含量和橄榄石Fo的反相关性能够通过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5.
台湾东北海域冷涡的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海洋调查历史资料,地我国台湾东北海域的冷涡基本状况--季节变化、类型结构与特点进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2提出该海域的冷涡有三处;在春季和夏季,有时出现双涡并存现象。(2)首次划分该海域的冷涡有二类6型。(3)该海域的冷涡民黑潮流轴摆动有关,并认为那里的冷涡一上升流,是黑潮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影响的典型实例之一。(4)该海域的冷涡具有低温、高盐、高密、低氧、高磷、高硅,高氧等特性。  相似文献   
6.
吕宋冷涡时空特征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收集南海以及台湾周边海域1900~2004年共105a的海洋调查资料,按0.5°×0.5°网格进行温盐计算统计分析,制作了逐月平面、断面分布图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和海洋水文图集,阐明了吕宋冷涡的空间、季节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中尺度涡对海洋科学、舰艇航行及国防建设等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9404,9410,9702及98074个航次东海泥质和砂质沉积区总悬浮颗粒物的季节调查显示由于冷涡区海水的底层幅聚作用使得位于冷涡中心的111站悬浮物含量高且集中在成层,111站海水中悬浮物含量冬,春季高,夏,秋,秋季低,而410站则是春,夏高,秋,冬低,东海悬浮物的垂向分布可归纳为4类:上低下高型,上高中低下高型,上低中高下低型及均匀型。  相似文献   
8.
一次爆发性东海低压发展引起的海上强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素清 《海洋预报》2007,24(4):20-25
2006年6月1日受突然发展的东海低压影响,舟山全市普降暴雨或大暴雨,舟山沿海出现9~11级东到东北大风。通过分析发现:台湾附近的地面倒槽在华南沿海西南气流的引导下北抬,到舟山海域正好遇上高空深厚的低涡东移,高、低空系统的垂直耦合是地面低压发展的关键;中低层的强温度平流造成抬升运动,产生降水并释放潜热,也是低压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The North Yellow Sea Basin ( NYSB ), which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ement of North China (Huabei) continental block, is a typical continental Mesozoic Cenozoic sedimentary basin in the sea area. Its Mesozoic basin is a residual basin, below which there is probably a larger Paleozoic sedimentary basin. The North Yellow Sea Basin comprises four sags and three uplifts. Of them, the eastern sag is a Mesozoic Cenozoic sedimentary sag in NYSB and has the biggest sediment thickness; the current Korean drilling well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sag. This sag is comparatively rich in oil and gas resources and thus has a relatively good petroleum prospect in the sea. The central sag has also accommodated thick Mesozoic-Cenozoic sediments.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serie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the North Yellow Sea Basin, namely, black shales of the Paleogene,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The principal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NYSB are the Mesozoic black shale. According to the drilling data of Korea, the black shales of the Paleogene,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have all come up to the standards of good and mature source rocks. The NYSB owns an intact system of oil generation, reservoir and capping rocks that can help hydrocarbon to form in the basin and thus it has the great potential of oil and gas.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hydrocarbon resources is mainly considered to be in the Cretaceous and then in the Jurassic.  相似文献   
10.
1∶25万和龙市幅、汪清县幅等九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显示,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残存着数条元古代-古生代不同时期的构造岩片,这些构造岩片均经历了强烈的变形改造及变质作用叠加,记录了增生型造山带在不同演化阶段热-动力学条件。吉林东部华北板块北缘陆缘活动带东段内元古代-古生代构造地层单位的确定,对探讨吉黑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